【北京故事】中国的母亲是黄河 北京的摇篮竟是它

2016-05-05 09:11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北京莲花池公园 (资料图片)

莲花池是北京最古老的湖泊园林之一,位于广安门外六里桥东北,西三环中路路东,北边紧临北京西站,因早年在此大面积种植莲花而得名。古时莲花池位于蓟城、辽南京、金中都城西而称西湖、太湖。莲花池是个泉水湖,汉代即已形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西客站的设计中,为了完整保留莲花古池,客运车场中轴线向东平移了150米。(图为西客站奠基仪式)

莲花池是北京生命的源头,是北京城的发祥地,被称为北京的摇篮。建设大城市首先要解决水源,水是城市的命脉。史学家说:“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据记载,北京的前身战国时代的都城——蓟,就建在莲花池的东边,莲花池是古蓟城西郊洗马沟的上源。郦道元著《水经注》记载:莲花池“湖有两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莲花池是辽南京城(陪都,今北京)、金中都(首都,今北京)城的重要水源,金中都是北京作为首都的开端。有一段莲花河为辽南京城西垣的护城河,辽代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人,契丹人就是利用莲花池的水源得以休养生息。莲花池之水在辽代皇城附近,形成了不少湖泊,利用它修建了许多皇家园林。金代统治者为北方少数民族女真人,金代湖水达到最大规模,莲花池水通过洗马沟流入护城河、流入城内,西苑太液池、鱼藻池、浮碧、游龙等处的湖水均由莲花池供给。元代废弃金中都城,在其东北建成元大都,引用昌平百浮泉水供应城市用水。到了明代,莲花池湖水面积仍有十几亩,而且附近有泉水涌出,冬日不冻,向东流入洗马沟。清代以后,莲花池逐渐荒弃。新中国成立后曾为养鸭场,20世纪70年代初仍有几亩水面,后由于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没有水源供给而干涸。自辽金开始,莲花池为北京服务达1000多年。

代第四位皇帝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代迁都北京与种植莲花有一段故事呢。当时金朝首都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代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主张迁都燕京(今北京),认为北京居全国之中便于领导,而大多数官员反对迁都。天德二年(1150)完颜亮在宫中宴请群臣,交杯换盏,酒过三巡之时,他突然发问:“朕栽莲二百本而俱死,何也?”右丞相梁汉臣答道:“自古江南为桔,江北为枳,非种者无能,盖地势然也。”海陵王大力赞赏其观点,力排众议,诏曰:“依卿所言,择日迁都。”皇帝金口玉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完颜亮以栽莲为由头,故意询问群臣意见,实际是为迁都制造舆论。迁都北京后,定北京为金中都,即国都。海陵王的确在中都各湖泊栽种莲花,在西湖种莲而称莲花池,还在城内同乐园、皇宫鱼藻池(后名南河泊,今广安门外青年湖)等都种莲花。

旧日莲花池日渐荒废

金代在今广安门外南北有两处莲花池,有人将其混为一谈。北边即今莲花池,南边为金中都鱼藻池,位于金中都城内皇宫西侧,即太液池,其水源由莲花池供水,遗址尚存,旧称南河泊、莲花池,即今广安门外南街青年湖。金代它在城内皇宫,到清朝时鱼藻池就变为广安门外西南了。清末时,仍为水道地带,清时震昀著《天咫偶闻》载:“南河泊,呼莲花池,在广安门外石路南。有王姓者,于此植树,起轩亭。有大池广十亩许,红白莲满之,可以泛舟,长夏游人竞集。”此文中“在广安门外石路南”之句,是指广安门外清代雍正、乾隆两朝修建的广安门至卢沟桥用条石铺砌的石道,莲花池在石道北边,南河泊在石道南边。上世纪50年代末将鱼藻池改为游泳场,称青年湖。改革开放后青年湖北半部建成居民楼称青年湖社区,南半部仍保持原来面貌。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作者:高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