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委员:地铁出口编号规则应调整 从乘客体验角度出发

2017-01-13 15:3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朱良委员地铁出口编号规则应调整

“约在B口见,怎么却碰不到面呢?”去年9月7日,本报曾报道了北京地铁站口的编号问题,提及东单、崇文门两站出现了站口编号重复,东单冒出了两个A口和B口,崇文门站则冒出了两个C口。此次北京两会上,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政协委员朱良针对地铁站出口的编号命名规则问题递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乘客体验角度出发,重新建立一套规范的地铁出口编号规则。

原有规则跟不上变化

根据本报记者此前的调查,2006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制定的《北京市轨道交通公共标志和标线技术标准(暂行)》中规定,北京地铁以英文字母和数字结合规定出口编号。出口编号中,字符应与东南西北规定的方向一一对应。以西北口方向为基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西北口编为A口;东北口编为B口;东南口编为C口;西南口编为D口。

根据朱良委员的调查,北京的地铁站出口一般都以A、B、C、D等字母编号命名,也有的以A1、A2、B1、B2等字母加数字命名。多数车站的出口编号也确实是按照上述编号规则来排序的。但由于每个车站具体情况不同,有些出口没有按这个规则编号,特别是新地铁线与原有地铁线交会使车站变成换乘站之后,出口会增加,新出口往往用E、F、G、H等字母编号。

站口方位并非路口方位

“通勤乘客天天走固定出口,自然不用琢磨出口编号。而对于第一次在这个地铁站下车的乘客,肯定要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出口,以便使自己出来后少过马路少走回头路。但是面对站台上指示牌标示的从A到J一系列出口编号,乘客不看地图根本无从判断应该走哪个出口。即使在符合目前编号规则的车站,乘客也不一定能凭编号找到合适出口。因为地铁站不一定是在十字路口正下方,地铁站台的东南角不一定是十字路口的东南角。”

朱良委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复兴门站,4个出口确实是从站台西北角开始按顺时针A、B、C、D编号的,可是如果乘客想去复兴门桥南面路东的地方,觉得按编号规律应该走东南角的C出口而不该走西南角的D出口,那就走错了。复兴门站台实际上位于十字路口东面,D出口确实是在站台的西南角,可却是在复兴门桥的东南角,想去路口南边应该走D出口最近,如果走C出口反而远了。

又如在前门站下车,想去前门东大街南侧的规划博物馆,如果以为C出口是在东南角应该最近,那就又走反了。因为前门站虽然也是顺时针编号的,但只有3个出口,是从站台东北角开始顺序编号的,C口跑到了西南角。

新编号规则应该一看即懂

朱良委员分析,目前地铁站出口编号规则是从设计者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乘客体验角度出发,导致几百个地铁站的出口编号很乱,第一次到一个地铁站的乘客,如果不看地图,根本无法判断应该走哪个出口合适。

地铁站大多位于十字路口附近,一个地铁站的地名往往代表着一个十字路口。乘客初次到一个地方,一般会事先了解一下目的地在十字路口的哪个方向,在马路的哪一侧。例如,乘客想去北京饭店,事先会弄清是在王府井十字路口的西面、马路北侧。乘客乘坐地铁到达王府井这站,应该直接知道从哪个出口出站能正好到达目的地。为此,朱良建议,应建立一套规范的出口编号规则,让乘客一看编号就知道出口在十字路口的哪个方向、马路的哪一侧。

具体来说,北京城区的道路基本上横平竖直,即道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大多由南北向与东西向两条道路构成;有些十字路口四面的道路虽然不全是正南正北,但也可以明显区分出大致指向东南西北的四条路;还有些地铁站附近的地面道路没有路口,但地铁轨道线与地面道路构成了十字交叉;在此不妨统称为“正向十字路口”。

以正向十字路口中心点为原点,四面共有4条道路,每条路都有两侧,所以十字路口周围的出口其实只有8个方位。在地图上按照测绘习惯上的正北0度方向,顺时针转360度,依次排序的8个方位出口顺序编为:A、B、C、D、E、F、G、H,就可以使出口编号有严格规律。同时加上规范的命名规则,给每个出口一个清楚的名称,使乘客只要一看编号、名称,就知道这个出口在十字路口的哪个方位;反之,只要知道想去十字路口的哪个方位,自然就知道该走哪个出口。

对于同一个方位上有两个出口的情况,按距离十字路口中心点的远近,用字母加数字编号,离中心点近的加数字1,离中心点远的加数字2。

对于像13号线西直门站和6号线北海北站这样不在十字路口附近的,或像10号线太阳宫站这样路口45度倾斜的,可暂不按此编号。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  作者:张蕾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