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支招儿" 高空抛物乱象:治理需要“朝阳群众”

2017-01-13 15:44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治理“高空抛物”需要“朝阳群众”

高空抛物被称作是“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一些情况严重的小区被曝光之后,高空抛物的现象有所收敛,有关部门也及时清理了堆积的垃圾,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不过,也有一些小区依然“高抛”不断。高空抛物绝不是一件小事,它是关系到北京城市上空安全的大问题。在今年的政协会场,委员们也对如何治理这一现象纷纷支招儿。

郑实委员表示,在调查报道中,很多居民建议安装摄像头,但他认为,安装摄像头并非不能解决高空抛物的问题,只是代价太大。“抛物都是一瞬间的动作,肯定需要高清摄像头才能捕捉到。一座楼一百多米长,要多少摄像头才能全看得住?另外,平时的维护、保养,钱谁来出?摄像头还会涉及隐私、涉及大尺度范围监控,这都是问题。”

郑实委员说,其实,高空抛物现象集中的小区,通常都和居住的人有关。比如一座家属楼的居民大家彼此都很熟悉,那么,在这种“熟人社会”互相熟悉、道德上能互相制约,抛物现象会少得多。

“国外曾有社会学家分析过,人一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道德、法律的约束就会松懈。所以,我判断在这些有高空抛物现象的小区,住户之间不来往,甚至互不相识。这样就让抛物的人认为,反正谁也不认识谁,扔了东西也不知道是谁扔的。”

郑实委员认为,治理高空抛物,要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应充分发挥作用,通过道德宣传、科普危害、外加技术等措施改善现状。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凝,从专业角度分析了高空抛物的危害。正常成年人都应该知道高空抛物有违社会公德。即使是孩子,如果高空抛物,也是家长管理不善。所以,加强道德教育,提高自身修养最重要。“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在别人的监视之下。如果没有道德修养,不是靠监控和其他方式就能解决得了的。”

而在法律上,高空抛物一旦对其他人造成伤害,抛物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无法确定具体实施者是谁的时候,整栋楼的居民都要承担民事责任。除了民事责任外,如果高空抛物造成其他人重伤或死亡的后果,按照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致人死亡罪,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高空抛物不是一件小事。

现在,高空抛物已经给居民造成很大的困扰,但却苦于没有解决办法,刘凝建议,社区居民应该加强自治,大家自觉监督这种既违反道德也违反法律的行为,通过社会监督,给这些人压力,让他们不敢再犯。“毕竟,大家如果都做‘朝阳群众’的话,这些抛物的人也就不敢再做违法的事了。”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刘琳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