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把脉”养老出新招儿 养老服务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7-01-16 06:50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养老服务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养老服务,是近两年北京市民“获得感”最强烈的领域之一,因此,今年“两会”上,关注养老已不像关注交通、雾霾、大城市病一样迫切。但是,架不住这个城市老得有点儿快——平均每天500人步入60岁、120人步入80岁。同时,我们的养老工作起步晚、底子簿,政策法规又不健全。虽然不断有政策或出台或调整,却依然感觉最后一公里总有些磕磕碰碰。1月15日,4位政协委员“把脉”养老出新招儿。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单薄

北京市民政局、规划委2015年12月明确提出养老发展目标,将有96%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和居家方式,获取养老服务保障。但是,由于养老行业具有需求杂、碎片化、个体差异大的特点,服务供给主体混杂、资源分散、标准不一、流程不一、费用悬殊特点很显著,客观上造成了整个体系基础薄、结构不完整、脆弱,距离居民需求差异很大。

调查发现,涉及到社区居家养老的国家部门有8个,市级部门10个,区级部门11个、街道级部门7个。行政管理主体特别分散,涉及环节众多,标准极为复杂。接近40个各级政府部门的规范、标准、流程需要通过社区居委会这层纽带落地到离居民最近的“最后一公里”。这就对如何合理划分纵向部门间事权和横向部门间配合提出了极高的管理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2014年起,由海淀区政府主导,民政局和卫计委共同牵头,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打造了基于“互联网+”的“医养康模式”,从老年人、残疾人、慢病患者等人群的核心需求出发,建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以云平台、物联网为保障的社区居家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已为辖区的4万多居民提供7大类服务200余项,得到广泛认可。因此,余立新委员建议根据责任地图,划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范围,涉及到权责交叉的相应及时调整,杜绝政府有限资源投入的无端浪费。

此外,由于我国的养老工作是公益性社会养老与市场化相结合的产物,要同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内有所为、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有活力的双重目标;同时,养老行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低的行业特性。因此,必须在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经营用地、政府购买服务、融资贷款支持、加强产权明晰等5方面积极改革创新,营造较好的参与环境,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增进市场力量持续深入参与的信心和创造性。

系统整合为老服务资源

相关部门为了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出台了很多措施,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简政放权、管理与服务到位。一方面,服务供给依靠指定服务商,没有放开市场、放权于社会,放权于企业,让市场机制真正起到应有作用;另一方面,也没有为服务商搭建起有效的平台,及时发布“负面清单”,对服务商进行有效的后续监督。

举例说,市场上早已有了非常成熟的订餐网络和配送系统,相关部门并没有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这些市场化的资源。相反的,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推动公益性、公众性项目,2015年安排资金4495万元,用于每个试点区一次性项目补助支持,连续支持3年。但是,依靠补贴开办的养老餐桌由于缺少市场根基,难以持续运营;而由政府定制的服务模式又不能长期契合老人的现实需求,造成资源的无效浪费和有效供给的严重不足。

目前,相关部门对老人及需求的掌握还比较粗放,底数不清,需求不明。更没有通过现有的技术有效建立起实时的需求采集系统,以便为老人提供更加精准、安全、便捷的服务。同时,很多老人没有真正体验到身边的为老服务,老人普遍缺乏获得感和安全感。

杨立萍委员建议,相关部门需以群众呼声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为老人,为企业提供应有服务;本着“由单纯的养老事业转向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由机构养老全面转向社区居家养老,由割裂状态转向机构和社区、居家融合发展,由政府主办为主转向养老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系统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对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福利服务星光之家、残疾人温馨家园、社区文化服务站、老年活动站等为老服务场地进行系统整合或者统一管理;梳理不同部门给予的优惠扶持政策,有针对性的补贴,把有限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银政企”合作共同参与养老

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利润微薄是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主要障碍。因此,建议“银政企”合作共同参与养老。

居家社区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非营利机构享受民政部门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但是补贴款项落实到项目上周期较长,需要企业前期垫付,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新建养老机构土地成本较高,土地和房屋成本占据养老项目投资成本较高,部分企业只能选择在偏远地区开办养老项目,但这样后期运营难度更大。此外,养老机构性质导致融资渠道受限。社区养老的投资主体一般为民办非营利企业,作为轻资产运营公司,由于缺乏信用和担保、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导致融资渠道单一。

养老行业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对融资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合作,促进金融创新,建设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徐明委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点建议。

一是推动PPP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支持居家社区养老以及公立养老院建设。以区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养老驿站、社区服务中心等居家社区养老项目的建设,采取安排项目财政补贴资金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等措施推动项目实施。

二是可搭建支持养老企业的统贷平台。与政府密切合作,共同建立帮助中小养老企业融资的贷款平台、担保平台等,进一步完善信用结构,提供“一揽子”融资支持。

三是发挥金融机构各自的优势为养老行业提供支持。一些金融机构可发挥大额、长期、低息贷款的优势,弥补养老项目保本微利、投资回收周期长等瓶颈。

养老服务可引入“喘息服务”

王静委员表示,“喘息服务”是指对长期照顾卧病在床的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的家属,提供临时性替代照护服务,让长期处于照护压力下,产生身心疲惫或精神压抑的家属得到“喘息”的机会。

王静说,基于北京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居家养老仍为老龄人首选的现实,在北京引入“喘息服务”,由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为居家养老解决后顾之忧,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尊老敬老行为的褒扬和关爱。

王静建议将“喘息服务”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尽快引入到养老服务之中,对于长期居家养老的家庭,由政府出资为其提供“喘息服务”。可先选择一两个区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财政和人力社保部门可以设置一定数额的“喘息服务”专项经费。还要出台若干规定,对“喘息服务”申请、审批、人员培训等各流程的工作进行规范。

另外,还要加强“喘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街道现有的公益性岗位助老员、老人公寓的专业护理员以及各级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护理员,使之成为提供“喘息服务”的服务人员来源。此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志愿者成为“喘息服务”服务人员的补充力量。再有就是要做好卧病在床失能老人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以缓解其心理压力,确保这一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 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崔红 王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