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暖心菜站赢得街坊信任 居民家门钥匙常挂小店墙上

2018-01-25 16:30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居民家门钥匙常挂小店墙上

朝阳区双泉堡的学士居小区里,有一家不大的便民菜站。菜站的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人气却很高。菜站的经营者,是来自河南的一对夫妻乔景轩和王峰。18年来,夫妻俩把小区当成了自己的家,不仅为邻居们每天提供新鲜的蔬菜,有时还帮着他们照看孩子。居民们也把乔景轩两口子当作自己的家人,不仅经常给他们送衣服送吃的,还把家里的钥匙放心地撂在菜站里。

菜站虽小品种俱全

从八达岭高速科荟桥往东,就是学士居小区。乔景轩、王峰夫妇的小菜站距离小区大门不远。菜站虽然只有十多平方米,但是蔬菜水果的种类却十分齐全。下午阳光正暖,趁着菜站里没有什么顾客,乔景轩正躺在里间的椅子上眯会儿。

这时,一名中年男子推门进了菜站。“大哥来了?”听到动静,乔景轩拉下盖在身上的毯子,热情地招呼着。“给我拿两个土豆吧。”“好嘞,您稍等,四块钱。”

中年男子没看秤,直接通过微信转账付了菜钱。“来我这里买菜的,都是小区里的居民,大家对我都特别放心。”乔景轩很自豪。

接济之恩难以忘怀

2000年,从河南老家到北京打工的乔景轩夫妇,带着5岁的儿子来到了学士居小区。没有一技之长的夫妻俩,当时连普通话都说不利落。那时候正好老乡经营的菜摊子不干了,两口子就接下了,一干就是18年。

刚来北京落脚的时候,两口子在经营菜站之余,也零零碎碎地打点儿零工补贴家用。“说句实话,当时赚不到什么钱。”看到两口子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儿子穿着露出脚趾的鞋,小区的居民十分热心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有给送衣服的,有给送米面的,有给孩子送吃食和玩具的……就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下,乔景轩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日子。“这些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乔景轩说。

跟着电视机苦练普通话

因为不会说普通话,最开始跟小区居民们交流的时候,乔景轩往往要说好几遍,才能让大家明白他要说什么。为了突破交流障碍,夫妻俩白天卖菜,晚上看电视跟着主持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普通话。半年后,夫妻俩的普通话水平突飞猛进,尤其是妻子王峰,现在说话时已经听不出家乡口音了。

为了方便邻里街坊,每天早上五点,乔景轩都到五环外的小营批发市场进菜。“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挑菜,多亏了大伙儿的帮助。”乔景轩说,通过跟小区居民虚心探讨挑菜窍门儿,他自己平时也特别注重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每个红薯、每根大葱,都是乔景轩精挑细选来的。“菜市场东西杂,要是买回去大家吃着不好就麻烦了。”批发回来的菜,乔景轩都会先进行加工,搓掉外面的泥,摘掉里面的黄叶子,让居民们买回去洗洗就能吃。

钥匙钩上挂满了信任

近两年,夫妻俩不仅把菜店经营得有声有色,更是用真情换取居民的信任。在菜站一进门的墙上,有一排挂钩,上面挂着许多门钥匙、车钥匙等。“这些钥匙有的是居民外出留在这怕有急事的,有的是临时停车,把车钥匙放在这里让我们帮忙挪车……”王峰对每一串钥匙都清楚明了。

“这说明大家对我特别信任,我也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乔景轩说,如今社区也把他们夫妻俩当成了一分子。去年6月,在邻居的帮助下,王峰还向社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年春节,乔景轩打算在老家待一个星期就回来。“走的时间长了,我也不放心,大家伙儿买菜可怎么办呢?”乔景轩说,他已经把学士居小区当作了自己的家。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作者:李环宇 张丽丽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