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2020年北京通州区20%建成区变“海绵城市”

2018-08-17 15:31 北京晚报

原标题:2020年通州20%建成区变“海绵城市”

今年底试点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预计将达84%  

在今年“七下八上”主汛期,北京市通州区连续强降雨天气给多处道路造成积水,位于潞城镇的紫荆雅园小区却未受影响。暴雨期间,记者曾来到该小区,看到小区内路面虽被雨淋湿却无明显积水,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海绵工程”。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通州20%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紫荆雅园小区采访,海绵工程仍在继续。据了解,在部分改造完工的道路上,灰色路面由透水砖铺成,中央的红色步道材料则是透水混凝土,道路两侧是用透水砖铺设的停车位,绿地内还设置了排水沟,全方位防止路面积水。“雨水从路面渗入,经过渗水层过滤净化,再经过管道收集到地下的蓄水池,然后进行重复利用。”小区海绵工程项目工作人员王鹏飞介绍,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来给草坪浇水,不但避免了路面积水,也节约了资源。

2016年,通州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西南起北运河,东至规划的春宜路,北至运潮减河,在此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河道都将逐步进行相关改造。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通州文化馆、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哈佛幼儿园等9项海绵工程已完工。玉带河大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休闲公园一期、休闲公园二期等30项包含海绵功能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建设。海绵城市试点范围内其余项目按照规划推进。接下来,还将有通州自来水厂、大顺斋、民族幼儿园等更多的单位、小区、公园、广场将采用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人工雨水湿地、下凹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措施,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预计到2018年末,通州试点改造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将达到84%,也就是84%的雨水下渗、蓄滞不会形成径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2020年,20%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2030年,80%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最终成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具有较高“海绵度”的生态宜居城市。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张楠 冯维静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