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对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整体保护的正确认识,实际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00年,市政府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状况,决定拓宽两广路。在这条横贯东西的城市干线之上,有着许多体现南城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物,其中纪晓岚故居最具代表性。有关纪晓岚故居的保护,我作为当事者之一,至今记忆犹新。
纪晓岚故居位于珠市口西大街路北,自1959年以来一直由晋阳饭庄占用,一般不容易被注意,所以就面临着被拆毁的规划。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市政府领导写信反映此事。没出三天,市长非常重视我的建议,当即批示“此处文物需要妥善保护,道路不必求直,能让则让。”
5月30日那天我又应邀参加了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两广路文物保护情况。著名画家李燕先生在开明影剧院门口向我引见了时任首规划委主任的单霁翔同志,他一见到我就谦虚地表示:“纪先生,我们一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视察车队下一站到了纪晓岚故居,刚一下车,带队的陈广文主席就拉着我的手说:“清远,这儿给保住了啊。”一听这句话,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从内心非常感谢市领导从柬如流,在我写信仅仅三天就批示保护,说明市领导特别关注重视文物保护。上午视察过后,许多高龄的专家学者中午也不休息,大家吃完午饭接着参加下午的会议。首规委向全体参与视察的委员和专家在南礼士路二机部礼堂开会汇报工作。当时单主任在会上宣布了市长在我的信上的批示之后,全场掌声一片。当时我看到小礼堂一侧挂满了两广路道路规划的图纸。单主任全面地向委员、专家学者们通报了根据委员和专家学者的建议,修改两广路的工程规划。他传达了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即“保护文物古迹要从规划入手”。我觉得这一精神既新颖,又对如何解决城市建设、改造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到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性,而是赋予了过多的城市功能。由于认识问题,留下了历史的遗憾。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协调各方面关系,除了保护抢救现有文物之外,又逐步复建了一些古迹。通过纪晓岚故居的保护,更使我看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