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寻初心③|一座桥 一座城 一部抗战史

2019-06-12 09:31 北京组工

打印 放大 缩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八周年,这九十八年波澜壮阔,北京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和传承地,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红色印记。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6月起,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式启动,正值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北京组工策划推出【红色印记寻初心】专栏,带您探访北京各区的红色印记,重温那些峥嵘岁月,探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敬请关注!

今天,晓新就带您走进第三站,卢沟桥·宛平城。

第一展馆图

卢沟桥:一座历史的桥,一座艺术的桥,更是一座英雄的桥。

宛平城:历史的见证,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弹痕。

景点介绍

卢沟桥文化旅游区位于北京西南永定河畔,距市中心15公里,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区分为卢沟桥与宛平城两部分,其中卢沟桥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古老最长的一座十一孔联拱石桥。全长266.5米,宽9.3米。共有桥墩10个,桥孔11个,有雕刻精美的大小石狮501个。

宛平城位于卢沟桥东侧,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1937年7月,日本在此发动七七事变,宛平城成为历史的见证,至今城墙上还保留着当年日军炮击宛平城的弹痕。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5年7月,位于宛平城内南北大街与东西大街的交汇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占地约1.1万平方米的宛平广场落成,象征国家富强、人民无畏的“醒狮”铜雕屹立于广场中央,广场建成后成为城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中心场地。

主题故事

卢沟桥·宛平城

1937年7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历史奔流至此,瞬间迅猛改道。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全面胜利的反侵略战争,由此开始。

侵华借口:一名士兵的失踪

1937年,日本大举增兵中国,年仅20岁的志村菊次郎应征入伍,他本应该在日本接受三个月新兵训练,却被突然调往中国,他所在部队就驻扎在离北平只有十余公里的卢沟桥畔。他曾在日记本上写到“我的肠胃一定要争气,不能犯贪吃拉肚子的毛病”。可他没有想到,正是他所谓的“毛病”,竟然成为引爆日本增兵中国背后巨大阴谋的一条导火索。7月7日晚上,在参加卢沟桥附近军事演习时,志村菊次郎不争气的肚子又折腾了,在返回的时候,因为天黑他迷了路。

“一名士兵失踪!”日军终于找到搜查宛平城的借口。宛平城是北平南面大门的锁,当时驻守宛平的第29军,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日军恼羞成怒,连开数枪示威。

此时,迷路的志村菊次郎已经归队,日军仍然集结大量的兵力,并在7月8日凌晨5时,悍然向国民政府第29军开枪射击,宛平守军奋起抗击,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血肉长城:国共再度合作

7月8日当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8月中旬陕北的中央红军摘下带有五角星的八角帽,换上了有着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改编为“八路军”。两个月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为“新四军”。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七七事变后,时任陆军大臣杉山元曾向天皇夸下海口:事变只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即可解决。他以为,当时只要大兵压境,中国就会马上屈服。然而,等待日本军队的,不是屈服,不是退缩,而是中国人民的殊死抵抗。

七七事变:铭记历史 永葆初心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明白现在的一切来之不易;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永葆初心、不迷失前行方向;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开创未来、拥抱未来。

更多内容:

红色印记寻初心①|红色思想在红楼萌芽

红色印记寻初心②|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都在此留下红色足迹

红色印记寻初心④|桃棚村“红崖洞”诞生了平谷第一个党支部

红色印记寻初心⑤|《潜伏》翠萍在这里,他们胜似百万雄兵

红色印记寻初心⑥|叱咤京郊的“十团”

红色印记寻初心⑦|深山密林中的“联合县政府”

红色印记寻初心⑧|毛主席添了一个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红色印记寻初心⑨|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红色印记寻初心⑩|在香山,中共中央为新中国奠基

责任编辑:张佳文(QN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