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踏寻京郊红色第一丨北京地区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

2021-05-18 18:30 千龙网

1 - 640?wx_fmt=jpeg

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京郊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它诞生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成长于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最终迎来了新中国胜利的曙光。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重新翻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回顾先烈们可歌可泣的昨天,在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今天,必将为我们注入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2 - 640

平西之眼放光芒

1938年3月,八路军邓华支队进驻斋堂,在东斋堂“万源裕”商号大院,成立了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宛平县民主政府。

宛平县民主政府成立后,领导平西人民组织各种群众团体,交公粮、做军鞋、出民夫、抬担架、动员参军、发展教育,大力支援前线作战,解决八路军后顾之忧,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 640

民主政府的建立促使抗日救亡的各项工作在宛平西部展开。平西根据地由斋堂地区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

1938年6月,我八路军主力奉命挺进冀东,离开后平西一带的斗争处于极端困难的时期。

1938年10月下旬,八路军主力由冀东回到平西,驻在上、下清水村,很快地恢复了平西根据地的版图,并有所扩大。

主力部队回到平西之后,主要的方针任务是向斋堂以南、以西地区扩展根据地,使平西根据地与边区连成一片,以巩固扩大平西抗日根据地。

5 - 640

在斗争中,宛平县军民充分认识到了战争的持久性,广泛发动建立群众组织,各村农会大部分在这个时期建立了起来。动员武装工作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不仅建立了1200多人的游击队,还为主力部队输送了3000多名战士。地方党的工作也有了很大发展,党员发展到500人左右,在70户以上的大村中,大都建立了党支部。

“药铺掌柜”魏国元

在地质学上有个著名的专有名词“青白口纪”,就是以门头沟雁翅镇青白口村的地质特征命名的。

每年春夏,一些地质爱好者都会慕名到村里考察。

就是这样一个“专业冷门”的静谧小山村却走出了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第一任县长——魏国元。

他见证了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的艰辛过程。

6 - 640

最初的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候选人并不是魏国元,而是原宛平县县长谭天元。

当时的民运科长焦若愚同志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怎料他顽固坚持反共立场,不仅拒不接受还破坏抗日,因此我方采取了强硬手段,将其扣押,改编了他的地方武装。那么接下去谁来当这个县长呢?

7 - 640

当时青白口村里有一间名为“一元春”的药铺,掌柜名叫魏国元。魏国元可不是普通人,他是门头沟区中共党组织创建人之一,“一元春”掌柜只是他用来掩饰身份的幌子。魏国元利用掌柜身份在京城西四烟袋锅胡同的一户民宅设立地下交通联络站,同乡曹姓一家人住在此处做接应。当时,魏国元在西山秘密建立一个枪支的修造厂,为武装起义做准备。他秘密往来于西山与京城之间,这烟袋锅胡同就是他经常落脚的一个地方。 不料,起义计划遭泄露,国民党宛平县政府将他抓捕入狱,后来经过组织艰难营救,才得以出狱。

8 - 640

出狱不久,魏国元就在青白口村举办了一场颇为盛大的婚礼,他要借这场婚礼重新联系宛平县党团员,与当地党组织接上关系。魏国元不畏艰险,坚定的斗争信念让他成为中共宛平县委书记的最佳人选。上任之后,魏国元便回乡积极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将平西地区的群众充分发动了起来。

一座丰碑一群人

宛平县人民政府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留下十余年的足迹,谱写出一页页辉煌的历史。1946年7月7日,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为了纪念宛平抗战烈士,在斋堂村修建了抗战烈士纪念碑,这是北京市最早修建的抗战纪念碑。

9 - 640

碑楼呈方形重檐四角攒尖式,顶部须弥座上饰黄色宝珠,南侧一层檐下饰鲜红的五角星,四面辟券洞嵌碑石。南为正文,额书“豪气长存,英名万古”双勾楷书。纪念碑高7.75米,碑基周长20.64米,碑正中竖刻楷书阳文“宛平县人民八年抗战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碑三面镌刻烈士英名及所在村庄,共记载了98村472位烈士。

10 - 640

宛平县人民八年抗战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自1946年建立以来,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来此参观,重温平西人民抗战历史,发挥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宛平小传

11 - 640

“宛平”二字取自东汉刘熙所撰《释名》:燕,宛地,宛然以平之意,自辽开泰元年(1012)建制。明洪武元年(1368)大都改称为北平,永乐元年(1403)北平改称为北京,但宛平县之名则一直未变,至1952年撤销,历时940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使天下人都知道了卢沟桥旁的宛平城,不少人以为这个宛平城就是宛平县惟一的县治所在地。其实,宛平县署于1929年才由城内地安门西大街丰储坊族勇里迁至丰台卢沟桥拱极城。这个拱极城最初叫拱北城,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为防备李自成的农民军北上进犯北京而建造的,后来,清朝时将其改为拱极城,宛平县署迁到后才改称宛平城。1938年,由于丰台宛平县城被侵华日军占据,中共在东斋堂村建立了起了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的宛平县在卢沟桥宛平城,中共领导的宛平县政府不时地变换办公地点。1946年6月,宛平县委县政府从里十三(潭柘寺地区)撤至板桥、大台等地,进而又撤至大寒岭以西。1952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河北省宛平县全县及房山、良乡两县部分区村,划归市辖,与本市原十六区合并成立京西矿区,成立京西矿区人民政府。至此,有940余年历史的宛平县终结了。 

12 - 640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京郊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断续存在十余年,与国民政府宛平县并存。不同的是,这个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宛平县,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点燃了平西抗日之火,带给百万民众希望的曙光,这是千年宛平县历史中最辉煌的闪光点,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宛平县。(北京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解雯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