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京】图说北京地铁壁画三十年变迁史(2)

2015-12-15 15:12 千龙网综合

打印 放大 缩小

衰落期——21世纪初

在北京地铁一号线与二号线相继建成之后,北京地铁建设一度放缓。进入21世纪,只有轨道交通13号线建成通车。但是,人们发现新线的建成,并没有带来更为丰富的地铁壁画,在站台两侧和通道之间,取而代之的是大幅的灯箱广告。加之原有地铁二号线的壁画多数年久失修,老地铁壁画的风采已经慢慢退去了,人们也渐渐熟悉了远离壁画的北京地铁。

复兴期——北京奥运会后至今

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北京市再次迎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高潮。地铁4号线、5号线相继建成。人们发现久违的壁画重新出现在地铁车站中。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新建地铁站结合所经地区的地理特色,采用了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地铁5号线东四站,以浅浮雕展现了昔日隆福寺风情。 

地铁4号线壁画取材于《圆明园四十景》。

6号线朝阳门站:《朝阳漕运》和《凤舞朝阳》

设计者:周令钊、陈若菊伉俪

亮点:重现漕运历史

朝阳门站是北京市地铁建设重点工程六号线与二号线相接的重要站点,位于北京东城区与朝阳区的分界线上。朝阳门历史悠久,在元建大都时名为“齐化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后改名为“朝阳门”。 朝阳门的两幅壁画分别为《丹凤朝阳》和《朝阳漕运》,是中国壁画协会特邀曾联合绘制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一幅毛主席画像、共同参与设计第三、四套人民币票面的伉俪夫妻周令钊、陈若菊联合设计,代表了当今艺术的最高水平,重现了朝阳门的历史辉煌。


朝阳门站南墙面《朝阳漕运》

朝阳门站南墙面《朝阳漕运》

《朝阳漕运》则反映了朝阳门原为“粮门”时运粮的历史风貌,由40厘米见方的陶瓷片组成,共491片。画面中的人物、马匹、楼阁都是浮雕效果,栩栩如生。

朝阳门站北墙面《凤舞朝阳》

朝阳门站北墙面《凤舞朝阳》

《丹凤朝阳》由太阳、凤凰和朝阳门城楼构成,画面不仅立体感强、色彩艳丽,精心配制的釉色还达到了哑光效果。在灯光的照射下,无论从何种角度都看不到反光、亮斑,保证了壁画视觉上的完整性。

6号线北海北站:《北海春萌》

亮点:取材十几国贵重石材

五彩壁画《北海春萌》

在北海北站的站厅,有一幅巨大的五彩壁画,名曰“北海春萌”,整幅壁画由大理石镶嵌而成,60多种石材,取材于十几个国家,包括意大利青玉、缅甸玉等贵重石材;九龙壁、小西天,湖光塔影、亭台楼阁,北海的景象跃然画上,五彩缤纷,美仑美奂,可谓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6号线金台路站:《金台夕照》和《金台求贤》

亮点:鸡蛋皮和鸭蛋皮制成墙面


壁画《金台夕照》



壁画《金台求贤》

金台路站东站厅的大型壁画《金台求贤》,讲述了燕昭王搭筑高台、上置千金,招揽天下贤士的故事,墙面是由鸡蛋皮和鸭蛋皮碾碎后制作而成。该站西站厅的壁画《金台夕照》,则由一片片异型彩色玻璃和LED灯光组合而成,画面中从金台路西望,故宫、天坛,古都北京绵延高大的城墙和皇家建筑,在西山彩云的映衬下显现出美丽轮廓。

责任编辑:李红英(QN0016)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