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因漕运而兴的“京师屏障”——通州(3)

2016-02-29 14:25 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东便门外大通桥,当年漕运的终点。左侧的是东便门箭楼,右侧的城楼

东便门外大通桥,当年漕运的终点

八里桥老照片

通州鼓楼

通州城门

通州的古城门 清朝 修建宽17米的“京通快速路”

到了清朝,通州仍然发挥着漕运和陆路运输枢纽的作用。为了提高陆路运粮的效率,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一条由朝阳门到通州的石板路,来加快运粮的速度。在《御制通州石道碑》中雍正皇帝谈到了修筑这条石板路的重要性:“自朝阳门至通州四十里为国东门孔道……由通州达京师者,悉遵是路。”同时他也讲到了运河在漕运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每年大量的粮食到京,在通过陆路运往京城的过程中,不免会对原有的土路路基有所破坏,很多地方出现了地势低洼的境况,尤其是赶上夏天降雨或者是冬日里积雪融化的日子,车轮往往会陷入到泥淖中难以前行。一辆车陷在那里了,就得需要数十人把它牵引出来,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所以朝廷最终决定修筑这条道路。

整条道路共长五千五百八十八丈多,宽二丈,换成今天的计量单位,就是道路总长19公里,路宽近7米。除此之外,在主干道两侧还有“辅路”,即重新对原有的土路进行了修整,每一侧的辅路各宽约5米,这样算来这条“高速公路”总宽度为17米左右,在当时来讲算是相当宽的大道了。

这条道路共建设了十个月,在主体工程以外还有配套工程,即将通州城内各仓库周边以及沿运河周边的土路全部改筑为石路,以加快粮草的运送速度。

另外,清代的北京周边还有两条类似的快速路,分别是供南方诸省人民陆路进京专用的卢沟桥到广安门石板路,以及供清代帝王们前往西郊园林避暑的西直门至圆明园的石板路。如今前者已经成为京港澳高速路的一部分,而后者则几经改道,最终融入了西北部城区重要的城市干道体系。

清末

蒙古铁骑浴血八里桥

通州城西有一座被称为“八里桥”的古桥,昔日朝阳门至通州的石板路便从八里桥这里由向东转而向南,过八里桥跨过通惠河后再转向东进入通州西门。因此这里是通州去往京城的咽喉地带。直到今天它仍然在发挥着交通枢纽的作用,桥上的这条路被称为“京榆旧线”,京自然指的是北京,而这个“榆”字可不是说道路两旁种植榆树,而是指的“榆关”,即大名鼎鼎的山海关。

除此之外这座桥还是通州区和朝阳区行政区域划分的重要参照物,桥东归属通州区,桥西归属朝阳区。这座桥的大名叫“永通桥”,乃是北京城周边的三大古桥之一(其余两座为沙河的朝宗桥和宛平的卢沟桥)。之所以又名为“八里桥”,是因为距通州城八里。在地图上测距之后,我们大致能够看出这个“八里”指的是到通州城北门外的大运河码头,因此无论是“永通”还是“八里”,最终都没有离开漕运这个话题。

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在攻陷了天津大沽口之后,开始向北京进军。清政府赶忙组织部队进行抵抗。在天津卫、通州先后失守之后,统帅僧格林沁命令下辖的满蒙马队和绿营兵死守八里桥,与英法联军展开决战。但毕竟敌我双方差距较为悬殊,据法军军官吉拉尔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记载:“八里桥之役,中国军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尽管他们呼喊前进,勇猛和反复地冲杀,还是一开始就遭到惨败!然而,他们顶住了使他惨遭伤亡的强压火力……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最终八里桥之战以我方惨败而告终,三万余清军伤亡过半,昔日驰骋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在这里上演了自己最后的绝唱。

这之后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城,咸丰皇帝率领后妃落荒而逃。北京城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浩劫。清王朝耗时百余年在西郊营建的三山五园,全部遭到劫掠和焚毁。如今仍然矗立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残垣断壁,成了国人永远难以抚平的伤痛。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