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景山区八角南里26号楼南侧,一个面积达2300多平方米的停车楼工程已全面开工,工地上到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作为一处典型的老旧小区,停车问题是困扰居民的一块“心病”,为了回应居民诉求,八角街道联合社区、物业以及区相关委办局,决定将地面停车区升级改造为立体停车楼,增加小区停车位数量,缓解供需矛盾。
今年汛期,本栏目集中关注了房屋漏雨及道路积水问题,在回访中记者看到,北京晚报报道的各类问题正在有序解决当中。6月19日,北京晚报曾对石景山区老山东里小区旁排水渠内垃圾积聚一事进行了报道,目前,垃圾已被全部清理干净。
6月5日,北京日报刊登记者调查,反映顺义区杨镇杜庄村西口的龙尹路旁,一条长200多米的排水沟常年积存污水,不但臭气熏天,滋生的蚊蝇还爬满了沟边村民住家的窗户,太脏了。文章立即引起杨镇政府高度重视,与顺义区公路分局、水务局等很快行动,到现场抽干净了边沟内积存的污水,清理垃圾,疏通河道,并抓紧推进村内污水处理站建设。
位于朝阳区三里屯街道的幸福一村七巷是地锁“重灾区”,300余米长的道路有一半都安装了地锁。接到居民投诉后,三里屯街道迅速启动“接诉即办”机制,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对路面地锁的拆除。
5月8日北京日报刊登文章反映了丰台长体城市休闲森林公园设施有破损、垃圾随处见的问题。针对公园内部分设施破损、环境脏乱问题,丰台区园林绿化局督促养护单位进行了整改。
家门口乱停车乱象没了,私装地锁也没有了,自家的车也有地儿停了,这个月,宣武门西前街正式实行居民停车自治,新施划的车位上车辆停放整齐,街巷物业24小时有保安巡逻,让居民们头疼多年的停车问题得到缓解。
市民何先生反映恩济里小区南门外的红绿灯坏了三四年。因为红绿灯损坏,这条路上来往的公交车、私家车和电动车通过路口都不停留或者避让,路口拥堵不堪。
近日,有读者反映,在酒仙桥南路的临街有几家门店牌匾不符合相关规定,希望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北京日报将这一问题反映给了将台城管队,该队立刻派巡查人员去现场核实,发现确实有几家门店的牌匾超出正常规格,当即与店主进行沟通,告知其规范广告牌匾。
3月20日北京日报报道了万寿寺路东口快递圈地占道分拣、影响交通秩序的问题。当天下午,紫竹院街道办事处与城管、交通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表示要加大辖区快递环境问题整治力度,在方便周边群众的同时,维护好快递分拣投递点位周边环境秩序。
4月10日,北京日报刊登呼声建议,反映大窦路107国道路口减速带设置过密,影响道路通行的问题。房山区政府立即责成窦店镇进行核实,现已完成整改。
近日,家住北下关街道的周先生反映,在建的首都滑冰馆东墙外垃圾废品常年堆积,将本不宽阔的胡同堵塞,严重时胡同里机动车难以通行,行人只能踩着垃圾通过,影响环境卫生。
“提前赶到车站,却没地儿休息,只能坐在台阶上。”近日,有读者给北京日报打来电话反映,去北京东站乘火车,到了车站却没有候车休息室。他想通过北京日报呼吁一下,希望能多设立一些可供休息的便民设施,供乘客候车。
市民刘先生反映,东四十条桥东南角的绿地上堆放了很多金属广告牌,草地就要返青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把广告牌移走。
市民李先生反映,天伦锦城小区南门外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有大量机动车特别是厢式货车停放,影响居民正常行走。
开春以来,北京日报接到多位读者的来信,反映有些荒地堆积渣土,苫盖不严;有些荒地黄土裸露,杂草丛生。春季风干物燥,这些荒地尘土飞扬,影响周边空气质量。
近日有居民反映,朝阳区小营北路紫薇天悦小区西门外,北向南主路上的交通护栏设置不合理,对车主驾驶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两个月内在同一地点,已发生4起交通事故。
近日有读者反映,在崇文门路口的自行车道上,不少电动自行车从伸缩闸旁挤过去闯红灯。他说这一现象几乎每天都有,而且不仅仅是这个路口,其他路口也有类似现象。
市民贾先生反映:远洋风景小区北侧河堤上横卧着两根排污管,不断有污水流出,排入步道边一个没有井盖的污水井里,臭味难闻。由于没有隔离设施,开口的污水井有安全隐患。
丰台区长兴路北庄子村附近西向东方向的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结了一层冰,足足有二十厘米厚、一百米长。一些骑车人只能借机动车道才能通过这段结冰路面。路旁有一个污水井一直往外冒污水,臭味扑鼻。
家住朝阳区双龙南里小区的住户王先生反映,他们居民楼外墙上的号牌无法辨认,导致初次来小区的人很难找到准确的地方,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居民们希望管理部门对这些楼房号牌进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