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就市民们关心的批发市场疏解、大气污染及水污染治理、东西城腾退空间的使用等问题,做了解答。卢彦表示,今年北京将加大疏解和污染治理的力度,如大红门将再关停十几家,并到2020年实现整体搬迁。在污染治理方面,将保持去年淘汰326家污染企业的力度,并彻底解决400个村的散煤问题。
对于污染企业的淘汰,卢彦强调,“这一类污染企业绝对不向天津、河北转移,北京就地淘汰。”
今年污染企业将再淘汰300余家
针对市民们普遍关心的空气污染未来将如何治理的问题,卢彦表示,“十三五”期间北京将从散煤、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排放和工地扬尘类这四大方面着手。“过去三年里,我们减了1100万吨煤,这个力度很大了,但是现在可以看到,我们的农村地区,因为市政基础设施方方面面的条件还不可能到位”,对于燃煤这一重要空气污染源的治理,卢彦表示,今年散煤的治理会是重点,2016年北京已确定目标任务,将彻底解决400个村冬季供暖散煤的治理。
在企业污染源控制方面,卢彦也介绍了今年的目标计划。北京三年的目标是,要关停突破1000家污染企业,去年已关停了326家。卢彦透露,今年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力度,甚至比这个力度还大。对于污染企业的治理,卢彦强调,“用一句通俗的话说,绝对不甩包袱,这一类的污染企业绝对不向天津、河北方向转移,就在北京就地淘汰。”
重点企业排放实时跟踪
对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监控方面,本市也将有一些创新机制,用于对污染源实施更严格有效的监控。
对于一些重点用能企业,市发改委研发了一套实时监测系统,用于实时跟踪,“跟踪你每分每秒每时每刻实际排放的情况,而不是说去检查了,查完了走了就又不管了,在‘十三五’期间这个情况将会得到改变,这就是控过程”。
像对污染企业的这种“控过程”手段,同样将用于市民关心的另一大“城市病”问题——对水污染源的治理。据卢彦介绍,各区的所有河道,都在区与区的交界实现断面考核。何为“断面考核”?卢彦解释说,“水流入你这个区的一瞬间会有检测数据,告诉你流进的水是几级的,流出你这个区的一瞬间也有监测,告诉你流出去的是几级,如果从流入到流出这个水质改善了,市里将会按照标准给予奖励,流出去的恶化了,比进来的还差了,那么就要罚款。”
对于这一水污染监控机制的作用,卢彦表示,将对各区抓水污染治理,特别是中小河道的治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许多区都开始把责任分解到乡了,乡与乡之间也实现断面考核,那么区与区、乡与乡都考核了,也就是人人尽力了,每个水的流域的每一段都尽力了”。
大红门市场2020年实现整体关停
除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的治理之外,作为北京未来五年的重任——疏解问题,昨日也有不少市民向卢彦发问,“大红门批发市场什么时候能搬走?”“医院学校都搬出去,东西城那么大地儿留下来干吗”。
卢彦回答说,对批发市场的疏解,今年力度还会加大,“大红门今年的力度将会继续加大,得有十几家,大红门今年将要关停”。卢彦介绍说,随着2017年的到来,大红门整体的搬迁也会提到议事日程,“最后的目标是在2020年最后要关门,这些地区应该说都实现完全的疏解”。
至于东西城腾退后的空间如何使用,此前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出台腾退空间使用意见。卢彦对此也再次做了说明,他表示,东西城的腾退将会有三类使用方式,第一类是用于首都功能服务保障,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第二类,则是用于老百姓正常生活需求保障,如停车位、菜市场等便民设施。第三类,将用于生态休闲空间的建设;此外,还将少量用于“高精尖”产业,因为城六区也要考虑职住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