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对话一把手 | 去年有31天PM2.5浓度个位数

2019-01-17 15:2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去年有31天PM2.5浓度个位数

昨天(16日),“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聚焦生态环境建设。2018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含金量增加;同时,经过三年治理,本市141条段河流摘掉了“黑臭”的帽子,水质明显改善……

空气:

PM2.5平均浓度达到51微克/立方米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昨晚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表示,今年北京市将打好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三大攻坚战,努力推进交通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特别是在扬尘治理方面要发力,拟将按照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的20字方针,做好扬尘污染的精细化、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陈添表示,2018年在全市共同努力下,在区域协同发力下,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全年PM2.5平均浓度达到51微克/立方米,有31天PM2.5浓度为个位数。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在不断提升,这里有人的努力因素,也有天帮忙的因素。他也坦言,污染天在秋冬季依然有发生,这主要是受到了排放因素和气象因素影响,比如秋冬季集中采暖,排放水平就比非采暖季高,另外秋冬季也容易出现静稳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容易发生重污染。

事实上,为了减少排放,过去的2018年北京做了大量的工作。陈添说,本市平原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无煤化”;严查、重罚治理重型柴油车;加大了清洁化的治理和管控,减少扬尘污染,去年8月份之后,全市粗颗粒物下降16%。此外还调整治理了一批排放强度高的企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2000吨左右。

陈添说,北京市将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整体安排,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好2019年行动计划。打好重型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三大攻坚战,努力推进交通结构调整、产业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要采取法规、政策、标准、技术和行政管理等手段,打好各种组合拳。他说,今年特别是要在扬尘方面发力,拟将按照平台共享、部门负责等20字方针,做好扬尘污染的精细化、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同时通过排名、通报、约谈、执法处罚进一步夯实各方扬尘治理的责任。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大气治理联防联控。(记者 张航)  

文物:

中轴线南段年内争取实现“步行探访”

去年,全市有3747万人次参与观展,考古勘探面积超过332万平方米,相当于465个足球场;未来,房山琉璃河完成腾退搬迁后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中轴线南段将可“步行探访”……前晚,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直播访谈节目,对市文物局在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中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舒小峰在访谈中提到,房山琉璃河遗址是西周燕国都城,也是最早的北京城址,作为北京城的源头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虽然此前曾开展过规模较大的两次考古发掘,且都发现了重要文物,但在遗址范围之内还有两个村子“压”在上面,无法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

为了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共同努力下,这两个村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搬迁腾退。舒小峰表示,希望在搬迁腾退工作完成后,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大规模考古勘探工作。针对不少市民关心的“能否看到琉璃河遗址考古过程”的提问,舒小峰表示,目前有关部门计划将房山琉璃河遗址建设成为考古遗址公园,在公园建设的同时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观众入园后能看见考古工作者正在进行考古工作。

在“三个文化带”建设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占有重要地位。舒小峰介绍,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涵盖北京8个区,占据北京市域面积达30%左右,不仅文化内涵丰富,且区域范围内的文保单位数量众多。“这个区域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环境整治等工作在去年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舒小峰指出,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方面,去年,经过各方面的调研论证,制定完成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发展规划。

舒小峰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众多文物保护工作将围绕其展开。此外,在老城的保护、中轴线的申遗保护、“三个文化带”的建设上,也有许多工作亟待展开,“比如,中轴线的南段,将争取在今年实现‘步行探访’。” (记者 孙乐琪)

水质:

今年近80万人将喝上放心水

水是民生的重要资源,市民喝水问题是民生头等大事。昨晚,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时透露,今年市水务部门还将继续通过老旧小区管网改造、自备井置换等方式,让近80万市民喝上放心水。

潘安君表示,在供水环节上,目前北京部分小区的内部供水管网和自备井小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近几年本市水务部门持续加大了对管网改造和自备井置换的力度,“去年我们改造了将近680多家小区、单位,包括自备井置换和老旧小区的管网改造。”2019年,市水务部门还将改造600多处小区供水管网和自备井,让近80万人喝上更加放心的水。

目前,北京市民喝水的来源分三部分,地表水、地下水和南水,南水居第一位,占用水量的70%左右。自从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正式进京,四年来累计引进了42亿立方米的南水,“去年全年的输水量就达到了12.1亿立方米。”潘安君介绍,南水的到来不仅缓解了北京市民喝水难题,还大量压采了地下水,控制了地表水的输出量。“这几年我们还利用南水北调的水向密云水库做了补给,去年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大量增加,达到了25.7亿立方米。”南水在回补地下水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北京的地下水从2016年开始止跌回升,2016年回升52厘米,2017年回升26厘米,去年回升2米左右。”潘安君说,南水北调不仅保障了北京市民的喝水安全,同时对北京的生态安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民除了关注喝水,还关注环境用水。潘安君说,近几年,北京在治理污水方面下了大功夫。2013年本市开始第一个三年治污行动计划,到2016年6月份结束。到今年6月份,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也即将结束。在第二个“三年”间,本市共修建了1000多公里的管线,建设了15座再生水厂,收集和处理了近300多个村庄的污水。与此同时,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全市共排查出141条黑臭水体,其中建成区的57条、非建成区的84条,这些全部都在去年完成治理,而且初见成效。“市民感觉到北京的水在一天天变清,水变清了,水生态环境就逐渐恢复了。”潘安君说,现如今城市里的很多河道、湖泊逐渐变成了鱼的乐园、鸟的家园和市民的公园。

水清岸绿,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河长制就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机制。目前全市有5900名市级、区级、乡镇街道级和村级社区级河长。基层河长去年一年巡河15万人次,解决涉河涉湖的问题2.2万件。去年5月21日本市启动“一号河长令”,对河道里面的垃圾渣土、违章建设、污水排放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历经7个月的治理过程,全市共清理垃圾渣土29万立方米,清理拆除河道违法建设49万平方米。

潘安君注意到,很多市民还关注到自己房前屋后的一些坑塘、农村的沟渠、马路的边沟等处水体问题,今年市水务局部门计划向小微水体宣战,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工作标准,纳入河长制的监督检查体系和责任体系,“一条沟一条沟地抓,让老百姓身边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记者 叶晓彦)

丰台:

南苑地区将建1.6万亩森林湿地公园

丰台区区长王力军昨日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栏目时透露,南四环到南五环的南苑地区,将规划建设1.6万亩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

2018年,丰台区开展了南中轴地区概念性规划及大红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详细规划设计的国际方案征集和综合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等待规划审批。”王力军透露,按照目前的规划,南二环到南五环的南中轴地区将建设成文化轴、发展轴、生态轴。其中,南三环和南四环区域将规划建设首都商务新区,功能定位以文化、高端商务、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为主,建设职住均衡、服务优质、环境优美、智慧低碳的特色商务城区。生态轴则主要体现在南四环到南五环区域,规划建设1.6万亩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

“从历史上看,南苑地区在辽金元明清时期都曾是皇家苑囿,当时这一地区河湖交错,水草丰美,发挥着很好的生态功能。我们现在希望南苑能重现这种景色。”王力军说,截至目前,丰台已经恢复了9000多亩的绿化,目前正在进行补水工作。建成之后,南苑地区也将成为城市南部地区的绿肺。

对于放心水的工作,王力军也介绍,截至目前,丰台仍有约8%的市民依靠自备井供水,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为此,丰台也要将河西地区整体纳入市自来水集团管理范围。王力军介绍,今年,河西第三水厂将实现主体工程完工,河西第二水厂也要开工建设。这两个水厂建设完成后,丰台将基本实现市政自来水全覆盖。(记者 赵莹莹)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