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市口大街曾是条热闹繁华的大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它与西单并称为北京最时尚的购物街,是青年人的购物天堂。那时灯市口大街两侧林立着不少的星级酒店和最时髦的商铺,如欢腾、班尼路、真维丝、佐单奴等品牌店,还有京城内为数不多的西装制定店, 和刚刚才起步的婚纱摄影店,音像店里高声播放的流行音乐,闪闪发亮的婚纱与美味的小吃,吸引着每一位过往的行人。
笔者曾居住附近多年,经常来往于此,除了对这里热闹景象有着清晰印象外,还对一件“老物件儿”有着深刻的记忆。这个“老物件儿”是一只石犬, 它位于灯市口大街东侧的一家店铺前。说是石犬,其实早已经风化得看不出眉眼儿了,只剩下个伏地的轮廓还依稀可辨。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和同学路过此地,正好看见这块立于人家店前的石块,就在我们争说它是“狗”还是“狮子”的时候,一位路过此地的老住户告诉我们,这是“狗”,是“哮天犬”。
二郎庙
灯市口东的这座二郎庙面积不大,据1928 年北平寺庙调查载:“(庙)东西三丈一尺, 南北一丈四尺五寸,房屋一间。”笔者换算了一下,庙东西长约10.3米,南北长约4.8米, 总共也就40多平方米,确实不大。但它的历史却很长,据《日下旧闻考》说:它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庙,就要比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现存于北京城内最古老的法源寺(悯忠寺)历史还要长哩!然而在《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又载其建于隋朝或明朝,在众多的史料笔记中笔者并没有找到其准确的始建年代。但在明嘉靖年成书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经确切地记载了该庙的位置,它位于黄华坊的史家胡同附近,而史家胡同恰好就在灯市口的东侧。
笔者为了确定其准确位置又查阅了《乾隆京城全图》,这幅完成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全图,将北京城内每一座建筑都清晰地标注出来,它是研究18世纪北京城风貌的权威资料。从图中看这座二郎庙位于史家胡同与内务部街之间,但不少人都说这座庙就位于现史家小学附近,这其实是错误的。著名学者梁实秋先生曾在内务部街前后居住了二十余年,他的一篇记述童年回忆的散文《放风筝》中就明确地提及了这座庙的位置:“我家住在东城,东四南大街,在内务部街与史家胡同之间有一个二郎庙。”而一张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重修二郎庙碑记》的拓片,又讲述了它在清康熙朝之前的情况:“京师朝阳门内灯市口有二郎神庙,神即清源真君也,相传建于唐贞观二年,于元延佑二年重修,明万历甲寅复修,祠宇壮严,由来已久,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初八日,里邻不戒于火,焚毁靡遗,黄冠拮据艰苦,善信为之乐输,越十载而方成,栌楹梁桷雕镂丹之属, 焕然一新。”但从全图上看,这座修建了十年雕梁画栋的精致庙宇,与民国时期所调查时的规模并无二致,都是仅有房屋一间。
另外,在乾隆朝大学士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灯市口东的这座面西的二郎庙,每当日出屋内就金万光丈, 而与其相邻的房屋却没有这个现象,有人说, 这是因为小庙与紫禁城里的中和殿相对,而中和殿上的金顶恰好又将阳光反射到这里,才造成这种现象的。然而这种解释在今人看来,绝对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故事的原文却反映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灯市口东的这座二郎神庙面朝西。这正解决了在《乾隆京城全图》中,二郎庙标注得不太清楚的问题。民国时期出版的《北京旅行指南中》又进述了另外一个神奇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清光绪年间,说一日,有只饿犬来到庙中,一头趴在二郎神神像前的供桌上就不肯离开了,附近居民都以为是二郎神的哮天犬显灵了,于是都焚香膜拜昼夜不绝,直到总兵文秀将其驱走,才算平息此事。当时间走到1976年,一场举国震惊的唐山大地震发生了,一座城市瞬间化为了废墟。而其周边城市北京、天津等也广受波及,这座二郎庙就是在这次地震中坍塌的,除了我们现在所见的那只石犬外,其余已经全部损毁。
提起二郎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中,那个面如冠玉,阙庭当中多生一目, 神通广大,手持三尖两刃刀,身旁跟随哮天神犬,威风凛凛的杨二郎了。而这位与齐天大圣本领不分上下的杨二郎,又是何方神圣呢?这大家也许就不知道了。在《西游记》第六回中曾载,他是玉帝妹妹私通杨姓凡人所生之子, 后斧劈桃山救其母,除此以外,再无其他介绍了。而明嘉靖年间成书的《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开山宝卷》(下简称《二郎宝卷》)中,却详细地记载了其来历:杨二郎的父亲杨天佑,曾是天上的金童, 他与斗牛宫仙女云华相恋,后下界成为凡人, 云华为追随恋人也私自下界与其婚配,并生有一子,杨二郎。因云华触犯天条被花果山孙行者所困,压于太山之下,后二郎得到斗牛宫西王母的指点,“担山赶太阳”,劈山救母,而孙行者最终被二郎压于山下。这个故事虽与《西游记》中的二郎救母稍有出入,但大体相同,就连在二郎的人物刻画上也都基本相同。因此,许多研究者都认为《二郎宝卷》与《西游记》有着某种联系。无论是《西游记》还是《二郎宝卷》中的杨二郎,又都与《封神榜》中的杨戬极为相似,都是人神所生,仪表堂堂,法力无边,力大无穷,而且身边都带有神犬。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杨戬就是杨二郎。
二郎神杨戬
第二个二郎是李二郎,他是秦时蜀郡太守,著名的水利工程家李冰之子。他与父亲李冰共同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个工程不仅让百姓们脱离了水患之苦,而且还变害为利, 引水灌田使蜀地人民从此富裕起来。因此李冰父子在蜀地的威望极高,至今都江堰地区还到处流传着李冰石牛压海眼,二郎锁孽龙的神话故事。而且就在都江堰景区内,还留有当时李冰父子开凿玉垒山所堆积的石堆,称为离堆, 而离堆之上的伏龙观,传说就是为了压制二郎所擒孽龙而建的。他们修建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水利枢纽工程,即使千年之后仍坚固如初。
李冰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