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9月15日讯9月7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开展全民健身普及行动,要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通过政府鼓励、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鼓励和支持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以及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改造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户外广场、公共绿地等空间资源,建设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免费开放或给予优惠。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纲要》提出,开展全民健身普及行动,要发展体育健身社会组织。支持各级体育行业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带动各行各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重点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发挥市体育志愿者联合会及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优势,发展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科研人员、专业社工等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到2030年,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8万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5万人。
《纲要》提出,开展全民健身普及行动,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游泳、自行车骑行、球类、冰雪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击剑、赛车、马术、极限等具有休闲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围棋、象棋、龙舟、风筝等传统体育项目;着力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群众性赛事。贯彻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活动计划,保障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人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制定中小学生体育课监测与评价地方标准,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发展。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25%以上。
《纲要》提出,开展全民健身普及行动,要积极普及群众冰雪运动。以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大力开展各类冰雪活动,扶持推广冰壶、花样滑冰、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运动项目,积极培育“一区一品”冰雪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嘉年华和群众冰雪健身活动。优化完善群众冰雪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冰雪健身需求。建立健全市、区两级冰雪运动协会等体育社团,引导冰雪体育组织品牌化建设。
《纲要》提出,开展全民健身普及行动,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发挥全民健身在慢性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达标测验和体质测定工作,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到2030年,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7%,市民体质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