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9月15日讯 9月7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营造安全和谐社会环境,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健全法规标准,依法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强化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符合市民消费需求、布局合理、辐射城乡的食品物流配送网络。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餐饮服务全过程监管,稳步推进量化分级管理,提升规范化水平。严格实施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制度,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加强监管。
《纲要》提出,营造安全和谐社会环境,要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着力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形成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加强职业病防治,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体制、统一高效的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管理机制,加大职业卫生监管执法力度。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注重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卫生监管中的作用。到2030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保持在0.036人/亿元。
《纲要》提出,营造安全和谐社会环境,要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标识,增加道路安全设施,强化交通安全监管和治理,倡导文明出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完善无障碍交通设施,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保障。加强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组织开展社会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宣传。完善意外伤害综合监测体系,加强老年人和儿童意外伤害干预,减少交通伤害、溺水、中毒等事故发生。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减少消费品安全伤害。到2030年,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