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9月15日讯9月7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开展重大疾病防控行动,要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为患者提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护理、康复全程防治管理服务。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质量。到2020年,市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覆盖率达到100%,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管理率达到8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0%,重大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10.5%左右。到2030年,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管理率达到85%,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9.9%。
《纲要》提出,开展重大疾病防控行动,要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和覆盖人群,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加强艾滋病的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管理,全面落实临床用血核酸检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建立和完善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模式,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健全口岸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防止传染性疾病传入和传出。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和应急处置,加强鼠疫、霍乱、肺炭疽等甲类和甲类管理传染病防控,有效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积极防范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等新发传染病疫情。到2030年,本市免疫规划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重大传染病稳定在低流行状态。
《纲要》提出,开展重大疾病防控行动,要强化重大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源头治理。鼓励并规范开展禽畜疫苗接种,提升养殖、屠宰等环节生物安全控制水平,有效降低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播风险。持续加强疾病监测,分析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力度,广泛开展健康风险宣传提示活动,提高群众对动物源性传染病的认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