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调研“基本解决执行难”构建综合治理格局

2019-01-09 16:2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微信图片_20180624141948

2018年6月22日,北京市人大专项调研组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调研全市法院推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工作格局的有关情况。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摄

治“老赖”有了组合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建立健全、网络司法拍卖渐趋成熟、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让执行人员足不出户即可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信息……自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人民法院开始向执行难全面宣战,拉开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序幕。

这个话题同样引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关注。6月22日上午9点,北京市人大专项调研组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调研全市法院推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工作格局的有关情况,“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被摆上座谈会,与会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碰撞。

“基本解决执行难”成绩初显

如何在更广的范围内形成社会共识,促进形成理解支持执行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解决执行难?

调研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表示,北京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各项工作起步良好,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其中,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占较大比例,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

为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建议,健全落实破产制度,完善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退出机制。同时,进一步落实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戒措施,让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

两年多来,北京法院依法惩治拒执犯罪、强化信用惩戒,“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数据显示,2016、2017年,北京全市法院新收执行案件345895件,办结345336件,执行到位金额1437.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50.94%和56.82%。今年1-4月,新收执行案件80392件,办结38368件,同比分别增长17.1%和4.6%,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推进“网络查控”建设破解执行难

成功查扣被执行人房屋、车辆,意味着执行有了着落。但申请执行人最终拿到钱款,还得经过评估、拍卖环节。过去,司法拍卖存在周期长、溢价率低、佣金高等问题,受到诟病。

自2013年以来,最高法大力推动网络司法拍卖,用“互联网+”的智慧思路破解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就在前不久,北京市朝阳区的刘先生申请了强制执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的一辆轿车,并拟对该车进行司法拍卖。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委托京东公司利用大数据评估平台进行现场评估。

随后,京东公司工作人员录入车辆信息等基本数据后不到一分钟即给出车辆评估价格,并以此作为起拍价,迅速启动司法拍卖程序。

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执行法官看来,传统的司法拍卖,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因涉及摇号、寄送材料、评估、送达报告等流程,仅在财产评估环节就需要至少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将大数据引入评估定价环节,大大提升执行效率,降低评估成本,使财产尽快变现,切实高效实现申请人合法权益。”

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已成为破解“人难找、财产难寻”问题的有效举措。目前,以全国统一的执行案件管理平台为主干,以执行查控网、执行网络拍卖平台、执行公开平台、执行失信名单库等为分支的执行信息化系统已初具规模。

数据显示, 2018年1至5月,全国法院利用网络查控冻结银行存款640.1亿元,网上拍卖成交6.16万件、成交额1452亿元,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32.7万人次,限制228.6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74.7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现在,一名法官一年通过网络查控执行到位的财产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

“网络查控系统目前整合的信息够不够用?还有哪些信息需要整合进来?查控系统能不能做到‘一通到底’,实现四级监管?在实际工作中,信息与数据安全能不能做好安全防护……”针对这些问题,代表们一边调研基层法院成功探索的典型案例,一边思考如何进一步推进问题解决。

在参与调研的多位人大代表看来,当前任务依然非常繁重,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执行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执行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执行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将继续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扩大协作范围,提升协作紧密度,推进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向纵深发展,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文/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

微信图片_20180624141944

2018年6月22日,北京市人大专项调研组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调研全市法院推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工作格局的有关情况。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摄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  作者:刘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