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国家速滑馆外立面今年完工

2019-01-14 15:3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国家速滑馆外立面今年完工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 丁建明

“冬奥建设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提起北京2022年冬奥工程建设,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用了三个“不”。

丁建明告诉记者,纳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总体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共有52个。截至2018年底,42个项目已开工,总开工率达81%。八项新建场馆均已全面开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更是实现了结构封顶。

“大多数新建场馆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且建设周期仅有两年多,尤为不易。”丁建明举例,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1.9公里赛道,是中国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赛道。然而,建设赛道需要使用的喷射混凝土技术,却被国外少数几个国家掌握。北京冬奥建设者们上下求索,攻克了四项技术难关,创新了11项关键技术。

对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改造,是中国为奥运遗产可持续再利用提出的一个生动方案。水立方通过在游泳池里架空结构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首个“冰水转换”的场馆。国家体育馆将原有的玻璃幕墙改造为仿冰玻璃砖,以减少照明能耗。首都体育馆则通过最新的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在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时营造梦幻的竞赛体验。

2019年,冬奥工程的建设画卷将如何展开?丁建明透露,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三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延崇高速等18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和一项其他配套项目。国家速滑馆将实现外立面完工;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即“冰坛”将完工交付使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赛道及配套附属设施的建设将达到测试赛要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也将实现主体结构完工。

“今年底,22条‘冰丝带’将在奥林匹克公园飞舞,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将呈现在市民面前。”丁建明说。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作者:赵莹莹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