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大气治理还需要久久为功

2019-01-14 15:38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大气治理还需要久久为功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石爱军

从市民的切身感受上,2018年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北京的重污染天数少了,15天相比2013年的58天,减少了43天。去年连续195天没有发生PM2.5重污染,首次没有出现3天及以上的重污染过程,也没有1个严重污染天。全年重污染天数相比过去也大幅下降。

目前北京短时间内完全消除秋冬季的重污染天,难度还很大。按照去年9月公布的《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本市空气质量要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即56微克/立方米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面对2018年PM2.5浓度51微克/立方米的“答卷”,不少人觉得56微克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可以重新调整了。我认为现在谈调整目标为时过早。从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的经验来看,空气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去年空气质量的改善得益于大气治理措施深入推进和气象条件有利的双重作用,清华大学的评估测算表明,有利气象条件的作用占了30%左右,本地大气治理成效占了50%,剩下部分是区域传输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改善本身就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如果老天爷不帮忙,我们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大气治理还需要久久为功。

从去年各项主要污染物与2017年同比下降幅度来看,PM10的下降为7.1%,降幅最小。因此2019年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中,应加强对粗颗粒物的防治,反映在具体措施上就是扬尘治理,重点要做好道路扬尘和施工扬尘的精细化管控,做深、做细、做实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此外就是继续深化对柴油车的排放管控,尤其是重型柴油车,这样既可以减少PM2.5排放,也可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最后还要做好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特别是在秋冬季重点时段,进一步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细化重污染天应急减排方案。

责任编辑:李娜(QU0007)  作者:石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