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三件大事之一,2022北京冬奥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冬奥话题也随之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讨论的热点。该如何筹办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如何才能加快冰雪人才储备?如何让冰雪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这一系列问题让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世界冠军李妮娜等一批忙碌在北京冬奥会台前幕后的政协委员打开了话匣子。
钟秉枢委员
奥林匹克教育团队搭配模拟奥运会打“组合拳”
在冬季运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首都体育学院有着一套自己的“打法”,现任首都体育学院校长的钟秉枢委员说,除了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外,他一直在尝试利用政协和学校平台推广和普及冰雪运动。
钟秉枢透露,目前首都体育学院成立了专门奥林匹克教育团队,已经深入北京市的中小学做了上百场奥运知识普及推广活动。“这支队伍由具有留美、加拿大的老师领军,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集体参与,把从课本上、冰场里学到的理论实践知识带给更多的中小学生。”
为了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奥运的运行机制,钟秉枢带领教师团队在学校举办模拟奥运会活动,“方式和模拟联合国类似,学生们体会奥运会的组织管理和运作。将来一旦从学校走出去,可以直接胜任冬季项目协会的相关管理岗位。”
除此之外,为了打造冰雪项目校园培养体系,首体从2017年起有九个专业开设了冰雪方向的课程,所有学生都要在上学期间练习滑冰、滑雪,学校也在建立冰场向公众开放。
钟秉枢建议,把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相结合,一是日常新闻报道中应多关注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二是把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融入中小学常规教育工作中,让人们更好地感受体育的力量。
李妮娜委员
讲好运动员自己的故事 宣传北京冬奥
前世界第一、两枚奥运会银牌、三届世锦赛冠军以及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陈述团成员的身份,让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曾经的当家花旦李妮娜身上的运动“人设”很明显。然而,胸前佩戴证件的她此时此刻却更看重自己的委员身份:“推广冰雪项目,宣传北京冬奥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
去年,李妮娜的足迹从北京来到了上海等几个南方城市,进行了不下20场宣讲。让她感到惊讶的是,不少00后的小学生都能喊出她的名字:“我退役已经五年,没想到这么多孩子认识我。”这让李妮娜陷入了思考,退役知名运动员在推广某项运动上的优势是什么?“其实就是我自己。”从李妮娜拿到第一个冠军开始,她的名字就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产生了极强的联系,也就是说,很多人都是因为李妮娜才知道了这个项目。
“我要多走到学生和社区的叔叔阿姨们身边去,用最直观的感受给他们讲我自己的故事,分享我的运动经验,这本身就是对冬季项目很好的推广。”李妮娜还提出,希望能够更好地利用中国冬季项目知名运动员、退役运动员进行宣传,讲出他们和冬奥的故事,建立专门的冬奥博物馆,“我希望能把自己获得的冬奥奖牌在博物馆展出,孩子们如果能亲自摸一摸奖牌,再听听我的故事,一定会爱上冰雪。”
朱向晨
冰雪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人关注
政协委员、石京龙滑雪场董事长朱向晨表示,近20年来,参与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发烧友”越来越多,冰雪行业从业者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大趋势”。
朱向晨介绍,石京龙滑雪场于1999年建成,是北京第一家滑雪场。当时全国也只有不到10家滑雪场。但是短短20年间,全国已经建成了700多家滑雪场。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契机下,冰雪产业正在裂变式增长。但对于产业而言,“三亿人上冰雪”带来的红利则更加巨大。朱向晨说,伴随着“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开展,许多中小学生学会了滑雪滑冰,为冰雪运动的长期风靡种下了种子。
朱向晨呼吁,冰雪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他介绍,公众对于冬奥会的了解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对于冰雪行业的了解还有待增强。比如,滑雪场大多使用人工造雪,而供水对于人工造雪来说至关重要。但在北京,因为供水量的问题,许多雪场在发展上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反过来限制冰雪运动在全民的普及。他建议,对于有资质的正规滑雪场,应该在相关政策上予以支持,让冰雪运动真正成为北京的一张名片。
柳千训委员
把庙会搬进冬奥赛场 展示北京特色
2020年2月,高山滑雪世界杯赛将在延庆举行。作为冬奥会的测试赛,延庆赛区的场馆、赛道、服务保障等都将得到实战的检验。北京冬奥组委延庆运行中心体育文化处处长柳千训委员介绍了测试赛的准备工作。
他介绍,高山滑雪是整个冬奥会中难度最高的项目,也是最不容易举办的项目,对场地的要求非常严格。位于延庆小海坨的比赛场地海拔落差为800米,赛道难度在全世界都堪称一流。但是在赛事的组织上,仍能看到我国与冰雪运动强国之间的差距。
他介绍,在高山滑雪世界杯赛中,需要300多名的专业志愿者,不但要求有较高的滑雪技能,还要外语流利,但是国内同时符合这两个要求的人才少之又少。他说,专业志愿者的培训难度很大,虽然国内建立了各种培训渠道,但是还是供不应求。国内持有高山滑雪国家级裁判证的一共300多人,而且年龄跨度很大,因而就需要招聘大量的外籍专业志愿者。
此外,柳千训委员思考更多的则是如何让冬奥会展现出北京特色、延庆风情。通过出国学习,他发现当地人把冰雪比赛当成一种节日,非常热闹。他说,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时正好是在春节假期,可以把庙会搬进冬奥赛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年的味道。他认为,办好冬奥会,除了要有完善的硬件,还要有文化的内涵和媒体的宣传,吸引观众到冰天雪地中来。(记者 张骜 王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