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是媒体报道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基础

2019-01-14 03:4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科学性是媒体报道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基础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不实报道频发,层出不穷的农产品事件只管报不澄清,不少至今仍无定论,成为一桩桩的“断头案”,不但引发社会公众的担忧和恐慌,还给农民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006年至2018年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农产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各大电视新闻、纸媒,以及近年来崛起的新媒体对此“大做文章”。其中就有不少不实报道,而这些不实报道大多存在缺乏科学性分析、混淆概念、以偏概全、夸大事实、误导等问题。

农产品安全事件报道后,造成整个产品市场的需求下降,使农民、农产品经营者损害巨大。“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被注红药水根本不能吃”报道发布后,海南的良种西瓜,每斤价格跌至两三毛,给海南瓜农带来的损失约为3000万元。

在“打药催熟香蕉,卖水果也有潜规则”的报道后,香蕉价格从每公斤6至7元跌到2元多。“黄瓜卖相好,全靠‘神奇药水’”报道后黄瓜价格从每斤2元跌至8毛钱。

首先,为避免再次出现“伤农事件”,新闻媒体要做到科学求证,把握好理性用词,避免倾向化解读。在做农产品安全的相关报道时,媒体应努力做到科学求证,深入了解事实,对事件进行取证、剖析、向相关部门、专家求证等一系列探索科学事实后再进行报道。

其次,在进行相关报道时,要理性用词,切勿表述含糊而引起公众负面疑虑,更不应该为了吸引观众、追求新闻轰动效应而使用过激性词语。而对于已误报的新闻,要实时、准确地反馈最新的新闻消息,及时止损,保障农民的利益。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规范农产品市场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最重要的还应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消除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盲区,政府应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的正面科普。

文/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员  李宝聚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