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功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2006年在提倡保留百万庄小区时也采访过张开济先生,因此对百万庄小区的历史了解透彻。
“过去城墙外就是庄稼地,最繁华的地带是紫禁城到城墙,作为官宦子弟居住的。而共产党新时代就不能像以往帝王一样,需要破旧,所以当时不赞成还在紫禁城办公,因而设计了西域的办公住宅建筑,包括整个中央机关、政府部门等,在今天燕京饭店东侧这条路,北京展览馆附近,以及现在的三里屯这一带等等。而现在的百万庄这一带呢,就给职工盖房了。当时委托了北京市建筑设计所,由梁思成、张开济等这些留学回来的人设计。后来梁思成提议后,就以张开济为主的设计小组来设计这样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宿舍。”
大多数人认为“百万庄是中苏合璧的典范”,但高小功说,其实小区的设计借鉴苏联的成分并不大。因为是在阴宅上建阳宅的缘故,为了压住原有的阴气,整个百万庄小区的规划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八卦图”的形状设计,被划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九大区域。同时小区外形方正,又像极了老北京的四合院。所有的房屋以红墙绿瓦尖顶为外形,以三层作为黄金设计高度,使得每一户的采光都有保障。
百万庄小区建成全景
为了适应北京的气候特点,住宅的布置还被设计成了回纹环绕状,以增加南北向的建筑,减少东西向的房屋。同时,房屋每隔一段都留有一些通道,既作为消防通道,又符合风水中“走阴气”的特征,非常巧妙。最初设计时,小区正中央有一块很大的绿地,布置有花坛,并种有树木,成为孩子们玩耍的场所。
居民在小区内自搭小花园
“每家楼房下都有自己的小花园,有松柏墙。当时我们的院子里就有一棵大槐树和一棵大柳树,槐树开花的时候满院都是花香味,那棵大柳树是我下乡那年倒的。还种了好多合欢,春天的时候桃红柳绿,特别美。”住在午区的李汉波回忆起当年小区绿树成荫的样子时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