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三大科学城,被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写入2017年北京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图为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奇做政府工作报告。千龙网记者 张曈摄
千龙网北京1月18日讯(记者 秦胜南 李金鑫)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三大科学城,被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写入2017年北京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大科学城今年怎么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协同发展?千龙网记者在北京两会现场采访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以及负责人,梳理三大科学城2017年相关建设情况。
中关村科学城
定位: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
2017年大动作:升级改造中关村大街,引入世界顶尖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中关村科学城以中关村大街为核心轴,贯穿南北,延伸东西。中关村大街作为科学城的一部分,在疏解腾退后空间如何升级改造,成为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重要抓手。
海淀区区长于军介绍,海淀区将持续挖潜中关村大街存量空间,2017年将新拓展6万平方米空间用以建设国际展示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近期还将持续推进黑科技展示中心、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物业收购基金、投资并购基金等重点项目建设。
此外,优化海淀的空间资源布局,提升城市环境。今年海淀将在上地地区着力改善交通配套设施,构建综合交通服务体系,打造 “互联网+便捷交通”示范区域。
高水平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据悉,海淀区按照细化、量化、项目化的原则,明确了40个中关村科学城重大建设项目。其中,既有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如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国家实验室筹建,建设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等;也有培育前沿技术和自主创新集群的重大项目,如加快建设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北京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发起设立中关村原创前沿技术研究院等。同时,还要搭建一批创新服务平台,实施一批环境优化提升项目。
在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中,海淀还将实施好众创平台提升、创新网络链接、创新成果聚变、领军企业培育、科技金融助力等五大工程,力争未来三年,每年新增10家的独角兽企业,10家收入超百亿元的双创领军企业、培育1-2个千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聚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金融要素,海淀将新引入5至10名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顶尖领军人才。
昌平未来科技城
定位:央企的创新基地和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地
2017年大动作:成立创投基金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目前,未来科技城已经初具雏形,14家央企入驻园区,科研职员数目达8000人。人大代表、昌平区区长张燕友在人代会上表示,2017年,昌平将实施10项要害技术攻关,加快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40个国家级、市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促进科技创新,科研人员是关键。科研人员工资总额单列、科研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等,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张燕友介绍,未来,将会考虑在这些方面推动央企科研体制改革。同时,他透露,今年未来科技城将成立创投基金,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科研的成果转化。目前,这一政策已在入驻园区的神华集团率先试点,今年将在更大范围推广。
作为一家已入驻园区央企的首席科学家,人大代表方滨兴多方访问了未来科技城的科研人员。他提出,交通不便还是最大的困扰。对此,张燕友回应说,今年将专门开通服务科研人员的大巴车,用于上下班通勤和外出,还将开明接驳地铁5号线的班车,加快17号线北段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