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北京两会首次安排“履职新时代”集体采访。从1月12日起,连续八天每天邀请两位人大代表和两位政协委员讲述依法履职故事,展示参政议政风采。
12日,首场采访聚焦“城市精细化治理”话题,邀请市人大代表段淑珍、秦红岭,市政协委员郑实、董明慧讲述自己的履职“心里话”。
1月12日晚,首场“履职新时代”集体采访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进行。图为北京市人大代表段淑珍。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就在不久前,颐和园东宫门公交场站完成迁移,压在市人大代表段淑珍心头20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颐和园东宫门外广场区域多年来被用作公交场站、停车场,公交车、私家车、旅行团川流不息,交通状况混乱,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当不利。位于此地的影壁和涵虚牌楼本是颐和园重要的历史文物,却因被淹没在车流中多次受到损坏。20年前,担任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期间,段淑珍就一直关注此事,并多次提出建议。
2018年初的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段淑珍领衔提交了《关于恢复历史规制,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议案》,建议将公交场站迁至距东宫门1公里处的西苑交通枢纽,以恢复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时任副市长王宁在报告中回应了议案办理情况。王宁表示,已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考虑颐和园东宫门公交场站搬迁和公交车、私家车、人流量以及旅游路线的合理安排,恢复颐和园历史建筑规制的完整性。
场站腾退及线路调整方案已于2018年9月25日正式实施。在段淑珍看来,议案得到了重视,但场站腾退并不是结束。今年,她还将继续提出建议,推动后续工作的跟进。(千龙网记者马文娟 查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