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干部李妮娜发言(1月14日摄,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陈健男摄
千龙网北京讯(记者 马文娟)推广冰雪运动,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在哪些方面还能做得更好?1月14日,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上,市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干部李妮娜建议,发挥冰雪运动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相关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作为滑雪项目的世界冠军,李妮娜长期关注北京的滑雪市场,她认为,目前冰雪运动人才配置不足,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提人才培养的时候,指的是运动员、教练员、科技人员,往往遗漏了制冰师等专业人才。”国外一些比赛在请高级制冰师工作时,薪金高达十几万美元。而在国内,我们的制冰师被视为工人、“师傅”,而非高级人才。
她举例说,上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请美国专家来修一次冰面需要支付高额酬劳,而请国内专业人士时,经常是把人从单位“借”出来,修一场比赛只提供一些补助,导致有活却没人愿意干。
在李妮娜看来,这些人才也是真正的“工匠”,目前他们没有获得应有的身份和地位。如何培养出世界级的专业制冰师、专业场地修建师?她建议,让协会与社会力量进行合作,让相对专业的冰雪运动培训机构代为培养人才,再与专业领域进行对接;也可让企业进入,赞助一些队伍、项目,更好地推动冰雪事业发展。
此外,李妮娜还呼吁在北京建设冬季冠军运动员展览馆,让公众了解中国冰雪运动和参与冬奥的历史,通过邀请世界冠军教学等互动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冬季运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