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句13:把立法调研作为立法的必经环节和基础工作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把立法调研作为立法的必经环节和基础工作,制定每一部法规都要围绕立法宗旨、体制设计、制度安排、核心条款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比如修订全民健身条例,组织198名市人大代表通过三级代表联系平台,召开了有714名区、乡镇人大代表和350名群众代表参加的85个座谈会,区、乡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共提出意见633条,对法规的修改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审议北京市旅游条例和气象灾害防治条例。为治理规范停车秩序,制定北京市停车管理条例。拟对制定北京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北京市住房租赁管理条例进行调研起草;对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办法、修订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开展立项论证。
人大代表牛青山表示,过去一年人大常委会工作对于法治建设,特别是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通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这一点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中体现尤为突出。去年代表们共同审议了《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不仅确认这是一部善法,推进了善治,而且对于引领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立法引领和促进改革发展,这是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工作的鲜明特点。”
主题词14: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格局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北京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体系得到完善,已实现执行案件全部网上运行,做到全程监控、全程留痕、全程公开。此外,北京法院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格局,与银行、工商等部门共享信息,对失信被执行人在行业准入、融资信贷、生活消费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初步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局面。全年执结案件近15.7万件,同比上升26%。
2017年,北京市法院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执行工作,全力落实“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任务,本年度3月进行中期评估,力保明年达到既定目标。
主题词15:北京市法院将努力培养专家型法官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北京市落实以“法官员额制”为重点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按照中央的法官比例限额,全市法院分两批遴选2636名法官进入员额,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4%,未来法官员额不准备扩大比例,即不突破38%的上限。
北京市高院院长杨万明表示,进行员额制改革也是强调法官素质要高,要落实法官责任,同时提高待遇,让法官成为真正有责、有权,能够受到社会尊重的专业化队伍,往前走。
新的一年,北京市法院将努力培养专家型法官,大力培养高素质法官,提高法官庭审驾驭、事实查明、法律适用、裁判说理和做群众工作能力。强化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训练,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