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北京交通法规破解超大城市困局

2019-01-12 02:40 新京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四部北京交通法规破解超大城市困局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于1月14日召开,会期预计6天半。整个会期准备举行6次全体会议,听取各项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审议表决《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记者了解到,整个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北京交通问题,出台了四部交通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制定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通过“立三法修一法”的组合拳,既划清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管理界限,又实现了和上位法、同位阶法协调一致,既保证了单部法规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兼顾了同一领域法规衔接,形成了对北京动态、静态两大交通体系和机动车、非机动车两类重点交通工具的有效覆盖。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对这几部法规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推进法规执行,破解超大城市交通治理困局。

“立三法修一法”

《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

2018年3月底通过,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主要内容:规范机动车停车位供给、停车服务、停车行为等,区分居住停车和出行停车,区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规定不同的停车泊位供给和停车定价机制。

《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

2018年5月31日通过,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主要内容: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或者组织从事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经营、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等行为明确了处罚规定。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

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决定》都于2018年9月通过,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要内容:对电动自行车提出了“上牌”的要求,并对共享单车进行了规范。

1、治理难点

停车难、黑车猖獗、电动车事故多

立法前的北京交通状况不容乐观,首都甚至被称为“首堵”,一大问题是停车难。截至2017年底,北京城镇地区停车位约382万个,夜间需要停车的机动车约384万辆,虽然看起来车辆和车位相差无几,但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平衡和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这导致核心区、中心城区,尤其是胡同、居住小区和道路上的停车位缺口大。很多道路上多排停放车辆、街巷两侧无序停放车辆,直接影响到机动车的正常运行。

黑车也是城市治理顽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黑车数量约25万辆。由于开黑车成本低、回报高,在利益驱动下,大量黑车司机长期聚集在北京从事非法客运活动。北京南站周边的黑车一度猖獗,深夜起步价基本百元起。黑车扰乱了北京交通运营和社会管理秩序,有的甚至威胁到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此外,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几年,北京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猛增到约400万辆,其中超标电动车占总量的80%。电动车闯红灯、逆行抢行、随意并线行为随处可见,经常造成交通事故。2012年至2017年7月,北京共发生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约27万起,造成1526人死亡、近16.8万人受伤。

2、立法准备

广泛征求近千位人大代表意见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标本兼治,治理交通拥堵,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行政手段,加快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在编制五年立法规划时就明确指出,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统筹谋划首都立法工作。为此,专门将涉及交通领域的多项地方性法规列入五年立法规划。其中包括制定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以及修订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公路条例等。

为了给机动车停车条例的出台创造条件,全面普查本市停车资源,掌握立法基础数据,市交通委牵头开展北京停车资源普查工作,委托专业公司负责开展调查,各区各部门补充、核实数据。普查数据为立法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

在审议环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履行对人大立法的领导职责,先后召开10多次党组会研究这四部交通法规,对立法中的重要问题及时向市委请示,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北京市人大特有的“三级代表联动机制”,广泛征求了近千位人大代表的意见。其中市人大代表参加166人次,区人大代表参加664人次,乡镇人大代表参加145人次。

3、立法过程

征求意见后 “不予办理进京证”一条删除

《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草案)》第十一条曾规定:“对从事非法客运的本市车辆不予办理车辆更新手续、对外地车辆不予办理进京证。”经报道后,在社会引发较大反响。

市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多位法学专家、网约车经营企业和社会公众均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其合法性不足,而且会对营运驾驶员造成过重的权益影响。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两次专家论证会,征求了十多位法学专家的意见,还实地调研违法车辆的查处情况。最终,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专门做出回应,“在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有意见提出,本条规定对于公民权益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法学专家对本条规定的合法性、合理性还存在较大分歧。法制委员会经慎重研究,建议删去草案第十一条。”

此外,为保证从严治理黑车的力度不减,《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中依法增加了暂扣驾驶证的行政处罚。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家《行政处罚法》,借鉴上海立法经验,明确增加一条行政处罚,即:非法客运车辆驾驶人员被执法部门处罚两次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从事非法客运经营被执法部门处罚三次以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4、立法规范

立法修法同步实施 保证地方立法质量

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本不在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的立法计划内,但是在制定《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过程中,一度将老年代步车、快递车、外卖车的行政处罚措施放在“附则”章中。

专家提出,这既不符合立法技术规范,也与非机动车管理立法的调整范围不符合。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既要坚决管住社会普遍关注的老年代步车、快递车、外卖车的违法乱象,又要保证地方立法质量,不出现明显的立法瑕疵。因此决定在制定《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的同时,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部法规涵盖了对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全部管理规范,不仅对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进行严格管理,也对老年代步车从源头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对现有的老年代步车,则根据现行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同时,对快递车、外卖车,授权市政府制定管理办法,纳入整治范畴。

5、立法效果

划清机动车、非机动车管理界限

三个新通过的交通法规侧重点各不相同。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对治理中必须解决、但又超出具体法规管理范围的内容,采取同步修改既有法规的方式,主动提出修改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通过“立三法修一法”的组合拳,既划清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管理界限,又实现了和上位法、同位阶法协调一致,既保证了单部法规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兼顾了同一领域法规衔接,形成了对北京动态、静态两大交通体系和机动车、非机动车两类重点交通工具的有效覆盖。

有法可依之后,北京市交管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方便市民给电动自行车挂牌,交管部门在全市设置了223处牌照发放站点,其中“线上申报、线下领取”点202处,“预约办理、现场申领”点21处。“北京交警”APP还专门开通“过渡期电动自行车申请临时标识工作平台”,方便市民线上申请和预约。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对这几部法规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推进法规执行,破解超大城市交通治理困局。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  作者: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