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7日上午,冰壶国家集训队在首钢训练馆进行训练。千龙网记者 黄业摄
千龙网北京1月15日讯 全力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是2019年的重要任务,如今筹备进展如何?未来有什么规划?2019北京两会上,我们一起听听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部长佟立新在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北京冬奥组委完成了多项里程碑式的工作;2019年,要达到场馆、器材和人员80%就绪状态。”
佟立新透露,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第一项正式测试赛将于2020年2月举行,之前还有一些为了测试赛而准备的练习赛,这些赛事规划都要确定下来。2019年还要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单元赛事设计,争取在场馆、器材和人员上达到80%的就绪状态。
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部长郭怀刚在石景山团参加审议时介绍,包括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项目的冬奥训练场馆今年将全面投入使用。备受关注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项目今年年底将全部建成,为下一步测试赛做准备。他透露,大跳台项目充分考虑了赛后的持续利用,未来将是年轻人一年四季的运动乐园。与此同时,大跳台周边配套的酒店和服务设施已全面启动。郭怀刚表示,冬奥会不仅是国家大事,也是民生工程,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要成为人民的幸福工程。
另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门扬介绍,2019年北京将新开工11号线西段,主要是服务首钢地区和冬奥赛场,从首钢到金安桥,可以在金安桥与现有的S1线和6号线接驳。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孙学才介绍,在2017年至2018年的雪季,北京举办了市区级活动336项,吸引了502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到2022年,北京将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服务体系,实现“1248”目标。孙学才解读说,“1”是指打造一张冰球名片,“2”是指建立冰上队伍和雪上队伍。“4”是冰雪产业达到400亿元。“8”为到2020年,800万市民参与冰雪运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