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布会邀请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交通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等单位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答记者问(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耿子叶摄
千龙网北京1月18日讯(记者 李金鑫)1月18日,北京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五年来,北京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携手津冀有力有序推动了一批重要事项、重点项目、重大政策落地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丰硕成果。”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介绍说,五年来,北京市狠抓项目落地,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全面提速。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国家高速公路网7条首都放射线北京段全部建成,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逐步扩大,京津保1小时交通圈顺利实现。京昆、京台、京秦、首都地区环线、兴延、延崇高速平原段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市域内3条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楼内全面进入精装修阶段,飞行区三条跑道成功贯通。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入推进,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其中,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污染天数15天,同比减少9天。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进展,建立与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的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五年来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累计营造林5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共计122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任务、京津保地区造林绿化试点项目圆满完成。
“4+N”产业合作格局更加巩固,曹妃甸示范区累计签约北京项目300余个,加快建设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已运营项目4个,签约项目17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空间和产业规划编制完成,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达到880家,注册资金102亿元。总投资74.5亿元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在沧州投产,实现了“一个工厂带动一个产业基地”,带动就业2000多人。
据悉,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带动下,2015-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产业协作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