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三问 | 潘义生:实现分级诊疗需要一个过程

2019-01-18 20:5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月18日讯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潘义生1月18日做客千龙网2019北京两会访谈间,就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满足百姓的医疗需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千龙网记者:现有的医疗资源配置情况是样的

潘义生:谈医疗一定要在发展的背景下。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北京在医疗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北京人民对就近医院的美好向往和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在就医看病过程中,还存在着家门口没有好的医院,或者家门口有医院但是提供的医疗服务满足不了就医需求,这就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去改进的目标。

千龙网记者分级诊疗目前建设的情况是怎样的

潘义生:老百姓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在家门口的社区、一级、二级医院看好基本的病,拿常见病的药,急难重危的病再去大医院,这就是分级诊疗涵盖的概念。但实现这一点需要一个过程,比如说需要新建一部分的医疗设施,投入医疗设备,新建药房,药房里要有老百姓常见甚至是一些针对性的药物,要备齐。还要有能够胜任基本医疗能力的医生、护士以及服务人员。同时还要创造机制留住人。理性的讲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按照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从想尝试建立分级诊疗到真正做成普遍意义上大家比较接受的体系是20到30年的路,所以我们需要用这样一种思维去对接,分级诊疗绝对不是一句口号。

目前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2017年以后,北京医改已经在一些社区倡导家庭医生跟社区居民的互动。2018年,北京从政府主导的角度已经在尝试建立紧密型的医联体和倡导专科型的医联体,通过高级医院的专科,带动基层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走对了,符合医学的规律,未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近看上病,基层的搭建至关重要。

千龙网记者:医院的建设如何能够更好的保障实现分级诊疗

潘义生:北京地区的大医院,如果以当下的医疗水平和学术水准来讲,我觉得得给他一个巨大的肯定,以北京地区相当多的医院,如果拿总体医疗水平去界定,基本上接近国际先进的医疗水平,一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还有个别的点已经在世界上领先了。但我们有些医院还存在着“大专科、小综合”的问题,这些医院做强了若干个或者一个专科,但是更多的学科变成了短板,就满足不了老百姓就近高质量就医的需求。我们的医院应该朝着“大综合、强专科”的方向发展,综合是前提,专科是后续发展,而绝对意义的专科医院应该是极少数的。我们的医院应该以人民为中心,医院下一步的发展去对接百姓需要什么,而不是说医院想发展什么,用这样的思维做一个转换,我觉得这个很可能是我们未来更应该去努力尝试、不遗余力推动的一种模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追梦新时代 2019北京两会

责任编辑:张晶(QA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