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北京两会首次安排“履职新时代”集体采访。从1月12日起,连续八天每天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讲述履职故事,展示参政议政风采。18日晚,“履职新时代”邀请市人大代表卫爱民、韩大元,市政协委员刘凝、邵明艳,为民主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1月18日晚,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履职新时代”代表委员第七场专访邀请立法、政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代表委员就“民主法治建设”主题答记者问。图为刘凝委员答记者问(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耿子叶摄
千龙网北京1月19日讯(记者 刘美君)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大到法治,小到垃圾处理,治理工作包含着方方面面。在18日举行的第七场“履职新时代”集体采访现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凝支招破解社区治理之困。
作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的成员,刘凝说,小区的物业管理和服务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的纠葛、困惑、左右为难不一而足。物业管理的相关法规体系方面,中央层面的有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有《物业管理办法》,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实践中仍是矛盾重重。“这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和运行。”
因此,今年他的提案是“关于改善业主大会成立程序的建议”。
刘凝表示,据他调查,在现代物业管理方式已经普及20多年的情况下,本市居然有80%的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它们是业主们与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相关部门沟通的重要桥梁,缺乏这些,很多物业服务问题的解决根本无从谈起。
刘凝建议,只要达到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业主又无力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所在地基层政府应该牵头为小区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成立后由其依法运行;同时,简化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成立手续,降低成立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