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评] 药品目录统一 看病别只唯大医院

2016-01-26 12:0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之十二

8_110414115021_1

常去医院看病的人大多会发现,同样的病,大医院跟社区医院开的药可能是不同的。哪家的药更管用?估计许多人倾向于大医院。如果社区医院跟三甲医院的药品目录和采购系统一样,还用奔着“好药”往三甲医院挤吗?

1月25日,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在“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中表示,“我们现在想把社区的药品目录跟三甲医院药品目录统一起来,三甲医院药品目录和社区医院药品目录现在是两张皮,我们给统一起来,一张皮统一到一个目录、一个采购系统里面去,我们也在做试点,看看我们怎么把社会药品供应这些力量引入到我们社区药品服务当中去。”

正所谓“久病成良医”。老百姓经常在不同的医院看病,对医院的医术、服务、药品等都会有仔细观察。许多患者之所以连常见病也宁愿到大医院排长队挂号、看病,除了认为大医院医生经验丰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大医院的药比社区医院的管用。尽管常见病的治疗方法相差不大,可因为药品的差异,致使许多患者不愿意到收费相对便宜、就诊时间相对较短的社区医院看病,其结果是,大医院不堪重负,社区医院吃不饱。

目前,三甲医院药品目录和社区医院药品目录是两张皮。这种差异在常见病的治疗效果上,究竟有多大的影响,不好说清楚。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社区医院的药品比不上三甲医院的药品。但是,药品的差异在一些患者心里留下阴影甚至成为“心病”却是客观存在的。有的患者凭感觉认为,三甲医院实力强,社区医院实力弱,决定了二者的药品目录不在一个档次。就算是医生水平一样,药品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

消除患者对药品目录不同产生的“心病”,引导患者在社区医院治疗常见病,减轻大医院的负担,同时降低患者看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将社区医院的药品目录和三甲医院的药品目录进行统一,在一个系统采购,患者对三甲医院的药品“崇拜”情结也就得以消除,为了“好药”到三甲医院看常见病的情形会有所缓解。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也能增强患者对基层医生的信任感。市卫计委表示,将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尽快提高基层医生的服务水平,比如目前提出每年要让乡村医生有一个月在上一层级医院进行见习的机会,这个是国家免费提供的。药品目录统一了,基层医生的水平提高了,患者在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看病,检查项目差不多,诊疗方案差不多,用的药品差不多,也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非大医院不去。

有一种看病难、看病贵,叫唯大医院是举。在社区医院就能看好常见病,是治理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药”。(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倪恒虎)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之一:创新“议”的形式 丰富“议”的内容

之二:新能源汽车“跑进”会场助力减排

之三:节约不简约 履职更高效

之四:动力强活力足 首都经济棒棒哒

之五:开局之年谋发展 有坐标有目标

之六:“四勤代表”心中有咱老百姓

之七:扫一扫,让设施问题“码”上解决

之八:决策因地制宜,“花朵”受益更多

之九:长安街景观提升重“颜值”更重“气质”

之十:“腾笼换鸟” 用真心换真效果

之十一:筹备冬奥会 精打细算稳妥起步

之十二:药品目录统一 看病别只唯大医院

之十三:踢好临门一脚,让首都不再“首堵”

之十四:应对“二孩” 补齐儿科医生短板

之十五: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滋养孩子的成长

之十六:提案“接地气” 履职见真章

之十七:老旧小区装电梯 善莫大焉

之十八:让老人多些“子女在身边”的幸福

之十九:公车选“电动” 环保好示范

之二十:实名收寄拧紧快递业“安全阀”

2016北京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倪恒虎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