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评] 踢好临门一脚,让首都不再“首堵”

2016-01-26 13:0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之十三

1453599885281_副本

1月23日,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出席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州代表团小组会,听取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千龙网记者 王结石摄

今年是“十三五”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工作推进的重要节点。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参加人大会议西城团审议时作了个比喻,“北京正面临一场大考,已经进了考场。临门一脚踢不好,将功亏一篑”。

在这场“大考”中,若要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临门一脚就必须得踢好。要努力做好首都核心功能的定位、五大理念的牢固树立,以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功课。坚定信心,增强合力,把疏解非首都功能这项工作朝着纵深向度掘进!

如何踢好“临门一脚”?力度深度要提升。即注重疏解力度、深度及广度等多方位的提升。有力度才有进度,有深度才能效度。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步伐,是为了让首都的“身形”快速瘦下来、“体格”快速健起来,其指向的是整个非首都功能,而这,也是广度。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王安顺市长提出,今年要严格落实2015版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制定实施产业、市场、公共服务、行政事业单位四类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完成3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退出任务,继续推进区域性专业市场的转移疏解和业态升级,推动部分市属高校和医院疏解。任务有了,也更加艰巨,接下来,我们就该在疏解进度和效度上多多做功,让“大城市病”进一步得到缓解,要如市委书记郭金龙说的那样,不让人家一提首都就是“首堵”。

如何踢好“临门一脚”?区域联动是关键。众所周知,去年在功能疏解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具体项目和设施,而今年将转变方式,重点抓好区域联动,并给5个区“划”出重点研究的区域,勾画出疏解协作化航标。

这次疏解,必须研究区域性,才能形成合力,见到成效,也才利于城市规划,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把一个市场疏解出去,周边条件如果很差,能招来好的大企业吗?因此,在“应试”上,区域配合、产业协调的调子必须弹起来。

如何踢好“临门一脚”?平衡法则须把握。疏解与升级应同步进行,“腾笼换鸟”后要提升发展质量。要实现平衡发展,让留下来的产业,外迁出去的产业,都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或者说,“加减法”做好了,企业才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市长王安顺也对功能疏解打了一个比方,疏解非首都功能就好比一棵“大白菜”,现在只能要“白菜心”不要“白菜帮”。当然,我们都知道,不要“白菜帮”不等于丢弃“白菜帮”,而是在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力的同时,也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措施,帮助这些企业跟地方对接,助它们在发展上提质增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个时候,我们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应对挑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强治理,努力让生活在首都的人们感觉到更多的幸福,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向浩)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之一:创新“议”的形式 丰富“议”的内容

之二:新能源汽车“跑进”会场助力减排

之三:节约不简约 履职更高效

之四:动力强活力足 首都经济棒棒哒

之五:开局之年谋发展 有坐标有目标

之六:“四勤代表”心中有咱老百姓

之七:扫一扫,让设施问题“码”上解决

之八:决策因地制宜,“花朵”受益更多

之九:长安街景观提升重“颜值”更重“气质”

之十:“腾笼换鸟” 用真心换真效果

之十一:筹备冬奥会 精打细算稳妥起步

之十二:药品目录统一 看病别只唯大医院

之十三:踢好临门一脚,让首都不再“首堵”

之十四:应对“二孩” 补齐儿科医生短板

之十五: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滋养孩子的成长

之十六:提案“接地气” 履职见真章

之十七:老旧小区装电梯 善莫大焉

之十八:让老人多些“子女在身边”的幸福

之十九:公车选“电动” 环保好示范

之二十:实名收寄拧紧快递业“安全阀”

2016北京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向浩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