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评] 应对“二孩” 补齐儿科医生短板

2016-01-26 16:0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之十四

1451955428802

元旦假日期间,清华长庚医院儿科医生尹小梅正在耐心为患儿诊断。做了八年的儿科医生,每一个节假日她几乎都是在值班中度过。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儿科医生吃紧的窘迫将愈发严重。重视儿科医生,就是重视孩子,就是重视未来。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市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已经着手加强儿科医生的培养与储备,也将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

1月5日,新华社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提到,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培养,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同一个月内,北京市卫计委部署落实举措,给涉及到的医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是给儿童特别是即将出生的婴儿们送上了厚实的健康礼包。

每个父母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时,都会对儿科医生有着特别的期待。当孩子在儿科医生的治疗下恢复健康,家长们都会由衷地感激。因为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父母们也会对儿科医生有较高的要求,这又决定了儿科医生比其他科的医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被家长寄予厚望,也令无数家长崇敬的儿科医生,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遗憾的是,目前,从数量上来说,这个群体还难堪重负。《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也就是说每2300名儿童患者才配备1位儿科医生。

小朋友十分需要儿科医生,儿科医生为什么这么少?按照很多医生的说法,儿科医生之所以招不来,就是因为工作高负荷、高风险、低待遇。此外,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儿科医生的培养周期长,特别是一些医院缺少儿科,儿科医生的工作环境及强度也不尽如人意。儿科医生真的不容易!当我们看到一大把年纪的儿科医生还在坐诊,当我们看到儿科医生累得不想说话,当我们看到儿科护士异常耐心地给孩子找血管打吊瓶,我们就会明白,他们是多么辛苦。

让儿科医生的付出跟回报成正比,让儿科医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让更多的医生愿意进入儿科,在待遇上,要体现出儿科医生的价值。

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今年,北京市将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除了提高护理费、住院费、床位费等外,还将加大政府投入,“比如给别的科室拨100块钱,给妇儿科就要拨120块钱”,保证妇科、儿科医生的稳定。为了孩子,需要各方一起支持儿科医生。

落实“全面两孩”政策,要有足够的儿科医生作保障。让儿科医生招得来留得住,除了吸引热爱孩子的医生进入,还要给他们应有的职业获得感。(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倪恒虎)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之一:创新“议”的形式 丰富“议”的内容

之二:新能源汽车“跑进”会场助力减排

之三:节约不简约 履职更高效

之四:动力强活力足 首都经济棒棒哒

之五:开局之年谋发展 有坐标有目标

之六:“四勤代表”心中有咱老百姓

之七:扫一扫,让设施问题“码”上解决

之八:决策因地制宜,“花朵”受益更多

之九:长安街景观提升重“颜值”更重“气质”

之十:“腾笼换鸟” 用真心换真效果

之十一:筹备冬奥会 精打细算稳妥起步

之十二:药品目录统一 看病别只唯大医院

之十三:踢好临门一脚,让首都不再“首堵”

之十四:应对“二孩” 补齐儿科医生短板

之十五: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滋养孩子的成长

之十六:提案“接地气” 履职见真章

之十七:老旧小区装电梯 善莫大焉

之十八:让老人多些“子女在身边”的幸福

之十九:公车选“电动” 环保好示范

之二十:实名收寄拧紧快递业“安全阀”

2016北京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倪恒虎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