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之十八
本次两会,居家养老是热议话题。“子女带薪护理”模式更是备受关注。
北京正研究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政策,年内出台管理办法。据了解,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主要针对有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预计这类老人有60万左右。
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子女赡养父母既是法定义务,也是传统孝道,是天经地义之事。只是,子女既要上班挣钱又要照顾老人,时间和收入方面必然存在冲突,因而,一些家庭便显得有心无力。
然,在老人社会化服务方面,却还存在着诸如设施欠缺、养老服务队伍总量不足等问题,尤其是针对失能、失智类老人服务的专业护理人才更是稀缺。研制“子女带薪护理”政策,便是为了化解这种矛盾,纾解这类难题,弥补养老之短板。
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模式,不是鼓励“孝敬父母还得先给子女钱”这种观念,而是鼓励子女回归家庭照顾老人,多尽孝道。或者说,政府向子女“采购”服务,是为了给本来就肩负赡养义务的子女一定的政策补偿,以缓解其经济压力、生活压力,也能弥补居家养老上的不足。
这种模式与孝道传统并不冲突,而且养老成本相对较低,社会也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这类老人子女照顾起来更加方便,没有心理抵牾,老人的情感需求能得到最大满足。
可见,政府“聘请”子女赡养老人,实乃一举而多得之善举、善政,可让老人多一些“子女在身边”的幸福,让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健康养老、安心养老、快乐养老!(千龙暖评专职评论员 向浩)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之三:节约不简约 履职更高效
之十一:筹备冬奥会 精打细算稳妥起步
之十二:药品目录统一 看病别只唯大医院
之十三:踢好临门一脚,让首都不再“首堵”
之十四:应对“二孩” 补齐儿科医生短板
之十五: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滋养孩子的成长
之十六:提案“接地气” 履职见真章
之十七:老旧小区装电梯 善莫大焉
之十八:让老人多些“子女在身边”的幸福
之十九:公车选“电动” 环保好示范
之二十:实名收寄拧紧快递业“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