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之五
1月22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图为开幕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陈康摄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坐标,发展的步子才会迈得更快、更稳。十三五开局之年,王安顺市长提出的四个“必须”,主题突出、方向明确,是北京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的重要原则和行动坐标。
王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二,必须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第三,必须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第四,必须大力提高城市工作水平。
从第一个必须来看,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成效。“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新矛盾新挑战的积极回应,是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行动先导,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
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北京市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破解发展上的各种难题,增强发展动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换句话说,只有努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才能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谐,才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从第二个必须来看,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大逻辑,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
北京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科创中心,在新常态下,要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大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为“高精尖”产业腾出了很大空间,这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夯实了地基。
第三个必须,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结构性问题。北京在近几年,经济结构虽然得到很大的优化和升级,但目前,仍存在诸多挑战。如科技、文化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新旧动力转换接续还需加快推进等等。
在此情境下,我们就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上下更大功夫。推进结构性改革便是对症下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切实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消费和供给的良性互动。
从最后一个必须来看,这几年,北京在城市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我们有目共睹。坚持“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有序推进,低端产业实现升级发展;环境治理取得良好成效,高颜值蓝天频频出现,如2015年“蓝天清单”中的空气达标天数比2014年多了14天,等等。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城市治理没有“休止符”,北京的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法治化、精细化管理仍然需要加强。具体而言,要努力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集中力量解决“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可以说,四个“必须”既是对北京“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继承及完善,更是北京“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之创新。四个“必须”有机联系,互相贯通,深刻反映北京城市发展规律,集中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新的一年,我们还应戮力同心,对照“行动坐标”,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努力把首都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有魅力!(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向浩)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之三:节约不简约 履职更高效
之十一:筹备冬奥会 精打细算稳妥起步
之十二:药品目录统一 看病别只唯大医院
之十三:踢好临门一脚,让首都不再“首堵”
之十四:应对“二孩” 补齐儿科医生短板
之十五: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滋养孩子的成长
之十六:提案“接地气” 履职见真章
之十七:老旧小区装电梯 善莫大焉
之十八:让老人多些“子女在身边”的幸福
之十九:公车选“电动” 环保好示范
之二十:实名收寄拧紧快递业“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