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之四
1月22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作政府工作报告。千龙网记者 王悦摄
回望“十二五”,北京的答卷是精彩的。
1月22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安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既有“十二五”经济发展成就的总结,也传递了“十三五”经济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方法。
数据显示,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万美元增加到1.7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6300多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以上,服务性消费占市场消费总额的比重达到4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200多亿元增加到近8000亿元。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首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绩来之不易,充分显示了北京经济的活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给北京经济发展打开了空间,预示着未来北京经济持续向好。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还能看到,“十二五”时期,北京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平稳增长中实现了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五年来,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累计下降25%、24%和27%左右。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布修订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1.3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1006家,退出低端市场228家。
数据表明,企业的准入门槛在抬高,企业生产的要求在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在提升。一方面,北京通过腾笼换鸟选择产业,确保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北京经济有足够的韧性,转变发展方式让经济发展得更好。
“十二五”时期,首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贡献来源于什么?仅仅从产业结构来看,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三大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第三产业比重由75.5%提高到79.8%;成功举办三届京交会,服务贸易总额由798亿美元增加到1200多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3.7%,等等,反映了北京经济结构“高精尖”化,创新驱动作用凸显,深化改革利好显现。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十二五”期间北京经济发展的原因,指出,过去五年,是北京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活力不断释放的五年。
只要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强劲的动力,“十三五”时期,北京的经济发展就会渐入佳境。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动力”一词,包括“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新旧动力转换接续需要加快推进”,“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等。
沿着“动力”的脉络,“十三五”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目了然,经济发展的趋势清晰明了。“十二五”时期,北京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动力转换功不可没。“十三五”时期,新动力继续强劲,经济发展可期。(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倪恒虎)
2016年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之三:节约不简约 履职更高效
之十一:筹备冬奥会 精打细算稳妥起步
之十二:药品目录统一 看病别只唯大医院
之十三:踢好临门一脚,让首都不再“首堵”
之十四:应对“二孩” 补齐儿科医生短板
之十五: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滋养孩子的成长
之十六:提案“接地气” 履职见真章
之十七:老旧小区装电梯 善莫大焉
之十八:让老人多些“子女在身边”的幸福
之十九:公车选“电动” 环保好示范
之二十:实名收寄拧紧快递业“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