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壕捐背后的“潜规则” 第73期

2016-08-05 08:30   作者    编辑 巢晶(QN0034)

近日,北师大校友邱季端拟将其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随后有网友爆料称,这些“京师瓷”疑是赝品,一时间让北师大陷入了尴尬境地。此事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校友捐赠”的争议,“校友捐赠”何以是非频出?这背后也有“潜规则”?

“校友捐赠”是非频出

8月1日,邱季端接受专访时提到,“我只是答应了要捐6000件古陶瓷给母校,藏品还没有真正亮相,捐赠目录也还没出来,甚至连图片都未曾公布,而一些质疑者,没有见到捐赠实物,仅凭猜测和网上流传的几张照片就妄下结论,这是非常草率的。”

8月2日下午,邱季端方就“京师瓷”进展说明,这6000件瓷器尚未选定,“要从20万件藏品中选出来,要是有存疑的地方,可以替换。”

事件孰是孰非,搁置捐赠物品的真假不论,但是这类“校友捐赠”的是非确实在近些年间屡见不鲜:

2015年6月,以校友李舒弟为主要捐展人的浙师大陶瓷主题艺术馆,首展展出了171余藏品。但首展之后,2015年7月29日,网友“西风”发布了一篇标题为《浙师大艺术馆藏品“假到离谱”》的博文,曝光了该艺术馆的内景和介绍。

海淀法院于2015年11月、12月两度开庭审理此案。最终认定爆料人名誉侵权。判决中并没有将古董的真伪拿出来讨论,而更多地是关注西风在文章中的措辞与说法是否不当。

同年12月,复旦大学获得校友卢志强捐款7亿元人民币,创下复旦大学校友单笔及累计捐赠金额的纪录,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话题。人们在为捐赠校友和复旦大学点赞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忧虑,即受赠者将如何使用这些捐款。

对此,校方给出的计划是:捐赠款项中的5亿元将用于“复旦泛海中心”的基本建设项目,以支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筹)等若干教学科研机构的发展。其余2亿元将用于开设四项基金,支持复旦大学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然而这样的解释,仍让公众以为太过泛泛。

何以屡发争议?

■被奉为大学排名软指标 校方“急火攻心”遭诟病

在欧美,校友捐赠率的背后展示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校友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校友捐赠工作也日趋重视,这不但是筹集办学资金的好办法,也成了大学排名的一个指标。

很多知名大学开始宠爱那些有钱的校友,尤其是校友会,特别重视他们的感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进步。可是一些高校在捐赠工作中急火攻心,凡有捐赠,都不加甄别地全部收纳也是这类事件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就像这次的“京师瓷”事件,还没见到捐赠物品,便宣布成立专门的博物馆、文化研究所,不引起争议倒是奇怪了。

■管理层往往“先斩后奏” 捐款是笔糊涂账

没有规范、专业的捐赠体系,完全依赖行政部门管理捐赠工作。“在国内,往往只是行政拍板。”在这样先斩后奏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到最后才知道突然多了一项商业冠名,“如果争议很大,那再撤掉。”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国内高校的捐赠生态很成问题。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法》要求高校公布财务信息,但人们对财务去向、执行情况还是不甚明了。由此,“钱去哪儿了”、“潜规则”等质疑总不绝于耳。

这也导致了一些捐赠者很想向大学捐赠,却担心这些钱会被大学挥霍报道称,我国高校新购买的设备中有相当部分使用率为零。

■背后“潜规则”让校友捐赠蒙羞

据新华社报道,尽管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点招”,但一些高校仍然会留出少量机动招生名额,对教职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实行特殊录取。在一些高校,如果捐资达到一定数额便可成为“校董”,获得相应的“点招”指标。这个名额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亲属用,也可以送给生意合作伙伴或有所求的官员。

如果各种捐赠不透明,就更像是以发展为名的利益交换——高校以此贩卖学校的学位和学术资源(学位资源指招生名额,学术资源则是教授、荣誉博士头衔等),一些社会人士则通过此途径成为高校的座上宾,甚至成为权力、利益的掮客,帮助高校拓展社会人脉资源。

缺少公开的决策机制、同时也没有健全的监管体系,“校友捐赠”,这一明明充满正能量的好事,就这样被败坏了名声。

未来“校友捐赠”之路怎么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曾表示,在捐款的使用上,我国高校需要改变粗放式管理的习惯。比如,有些高校每年校庆期间和毕业季都要表彰大批的学生和教师,可通过校报详细列出每一位学生和教师获得了什么奖励,这个奖励是谁设立的。这些做法既是对捐赠者善行的尊敬和褒奖,也是主动回应社会的关切。

其实,欧美高校大多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或投资公司,采用专业化经营管理的方式,保证捐赠基金保值增值。如何管好用好捐款,我国高校还需要学习借鉴和谨慎探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