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温度_千龙网·中国首都网_千龙网

即时新闻:

  • 五位“西城大妈”巧解胡同停车难

    划居民车位,建章立制,自治胡同停车。“几位退休大妈能干这么大的事儿?”居民眼中的“大事儿”还真被徐琳琳、朱秀坤等五位“西城大妈”干成了!

  • 一家假发店见证的抗癌人生

    在他们的心中,这间不起眼的店面,已经不仅仅是一间假发店,而是一个癌症患者能够光明正大地摘下帽子的地方,“一个能让患者感到舒服,恢复自信的地方”。

  • 老少被困高速 热心交警送回家

    昨天(15日)是大年三十,正是回家团圆的日子,司机王先生一大早却遇到麻烦,汽车坏在半路上,所幸交警及时出手相助,开车将王先生一家人送下高速。

  • 北京反扒行动队春运抓扒手19名 追回财物价值10余万

    春运期间,一支由老中青33名侦查员组成的特别反扒行动队在北京各大车站上演着打扒行动。2018年春运截止到2月10日,他们已破获各类扒窃案件21起,抓获扒手19名,追回被盗财物价值10万余元。

  • 春节前他拿到迟到20年的赔偿款

    1997年,17岁的刘磊在一场交通事故中高位截肢,1998年,法院判决事故主责方梁广(化名)赔偿20万元。然而,直到昨天(12日)下午,刘磊才拿到这笔迟到20年的案款,百感交集。

  • 北京延庆175位“爱心患者”获慰问

    在春节来临之际,11日,北京市延庆区慈善协会开展温暖“爱心患者”的春节慰问活动,对175位“爱心患者”按照每人1000元的慰问标准进行慰问,共发放慰问款17.5万元。

  • 时福茂:14年只干一件事 帮农民工讨薪

    自2004年他从河北邢台来到北京,至今14年的时间,时福茂说他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帮助农民工讨薪。“我特别理解在外面辛苦干了一年,就等着过年带着钱回家呢,这时候没钱了,这不跟要了他们命一样吗?”时福茂说。

  • 旺顺阁情系门头沟石门营社区 居民家串门送年货

    2月12日上午,家住北京门头沟石门营社区的居民们迎来了一位共同的“亲戚”——旺顺阁鱼头泡饼门头沟店的员工们带着自家的看家菜和年货来“串门”了。

  • 北京新机场线建设者收到暖心棉衣

    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开展“以拼搏为美,向劳动致敬”活动,居民自筹的百余件棉衣被送到了机场线建设者手中,一同被送来的,还有200套衣物及生活用品。

  • 丢失三万元 民警帮找回

    旅客朱女士在北京西站安检时,将装有3万元现金的背包遗落在了安检机旁,这些钱是她专门给家乡老人、孩子发压岁钱用的连号新钞。幸好民警及时发现,又通过车站广播将背包物归原主。

  • 丰台区27位道德榜样获首批“文明护照”

    2月11日,丰台区向区内11位道德榜样代表颁发“文明护照”,全区社会单位为“文明护照”持有者提供免费游园、免费观看演出、免费体检、免费理发等方面的第一批礼遇内容。

  • 八旬老人迷路摔倒 巡路民警送她回家

    88岁的吴老太出门迷路,还摔倒在铁路边磕伤了手。多亏民警巡线时发现,才让她安全回到家中。民警临别时,吴老太没有忘记民警的帮助,她拉着民警的手再三表示感谢。

  • 北京朝阳首批困难志愿者及家庭获捐助

    春节前夕,北京朝阳区志愿者关爱行动首批爱心捐助金到位,首批16名困难志愿者及家庭春节前喜收“爱心礼”。

  • 14年行程8万公里 千家店巡诊团深山送诊

    四九天,延庆区千家店镇大山深处,寒风凛冽、道路冰封。崎岖的山路尽头,一支“白大褂儿”队伍肩背医药箱冒寒前行,朝着海拔800米的茨顶村走去。

  • 手术室里的小棉被

    “脚一暖,全身都暖了……”如今,介入手术室里,来做导管手术的患者脚上都盖上了小棉被,患者们对这一暖心之举赞不绝口。

  • 出租司机“一接一送”载老人去医院做透析 只为坚守一诺

    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和周六,北汽出租汽车公司的李立君师傅一早都会守在朝阳区力鸿花园小区门外,等候一位要去十余公里外的民航总医院做透析的病人。只因一次承诺,李立君一做就坚持了十年。

  • 老字号店长节前连轴转不负顾客期待

    每年春节前45天,天福号启动节前年货供应,今年从元旦开始,高立雪基本上就得提前两小时到店。临近春节,店里更是忙碌,“一天连口水都喝不上也正常。”

  • 北京朝阳为特殊群体订制文化服务

    2月1日,朝阳区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组织文化志愿者来到位于金盏乡的北京晨光脑瘫儿童康复中心,为那里的三十多名脑瘫儿送上慰问演出。

  • 北京站素萍服务组抬术后乘客搭车 并为乘客更换方便铺位

    北京各车站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之一,繁忙的工作里,不乏温暖的故事。2月1日,北京火车站素萍服务组的工作人员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帮助一名因病无法坐立的旅客及其家人成功搭车。

  • 丰台交警春运期间疏导交通 寒风中7小时手臂未曾放下

    杨乃广,是丰台交通支队西站大队一名普通的民警。一个多月的春运,是一年中他最繁忙的时段。寒冷的户外,在每天至少7个小时的路面执勤工作中,杨乃广的手臂几乎从未放下过。

  • 门头沟医生北京西站救人 强调救人是本职工作

    近日,一段乘客突发急症、医生现场施救的视频在网上传开。据悉,参与急救的医生曲绍东来自门头沟区医院,他表示整个急救过程约20分钟,并强调救人是自己本职工作,这也是他日常工作状态,而区别只在于没穿白大褂。

  • 丁宁深入330米井下慰问首钢矿工

    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服、系好定位标签,十九大代表、奥运冠军丁宁现身地下330米深的矿井,与矿工“零距离”交流。

  • 东城朝阳门街道写春联福字 为老人送祝福

    1月31日上午,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开展“至孝情怀·家传承”之“春联迎春”活动,在爱新觉罗·恒鋆等书法名家的指导下,孩子们一个个认真学习写春联和福字。

  • 北京奥运村双泉社区学士居有个暖心菜店

    奥运村双泉社区学士居小区有一家远近闻名的“暖心菜店”,河南来的乔景轩、王峰夫妇既是“店老板”,又是居民们的钥匙“管家”。

  • 暖心菜站赢得街坊信任 居民家门钥匙常挂小店墙上

    18年来,夫妻俩把小区当成了自己的家,不仅为邻居们每天提供新鲜的蔬菜,有时还帮着他们照看孩子。居民们也把乔景轩两口子当作自己的家人,不仅经常给他们送衣服送吃的,还把家里的钥匙放心地撂在菜站里。

  • "冰花男孩"王福满:"我长大了一定会报答你们"

    在网上牵动无数人关心的“冰花男孩”王福满,19日受邀请跟随爸爸姐姐一起来到北京。在短短的两三天里,小福满经历了他小小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警察训练、第一次参观人民公安大学、第一次看升国旗……

  • 那一抹鲜亮的志愿红,温暖了你的回家路

    每年的春节前夕,全国各大交通枢纽中心人来人往,除了归心似箭的旅客外,总能看到一群志愿者在忙碌着,那一抹鲜亮的志愿红,让寒冬里的回家路倍感温暖与温馨。

  • 冬日“三下乡” 惠民暖人心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解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生动实践。

  • 这是一处温暖的便民服务综合体

    位于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的营房西街便民服务中心开张啦!总营业面积超过800平米,与东玉北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服务覆盖周边近10个社区。

  • “不差钱”的快车司机

    “嗨,这点事,不叫事!”接到乘客打来的感谢电话,54岁的滴滴快车司机刘岭赶忙答道。电话那头,乘客要给他发微信红包、来北京请他吃饭表示感谢,全都被他婉拒。

  • 小伙子抢救晕倒路人获赞

    1月16日上午,松榆里社区一男子突然晕倒在小区楼门里,围观人群正不知所措之时,路过的一名小伙子主动上前施救,并陪同该男子前往附近医院接受治疗。小伙子的善举在网上引来网友们一片点赞。

  • 北京石景山这个小区居民“扫码”坐电梯

    微信扫码、人脸识别……石景山区一栋建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楼被粉刷一新,五部新安装的电梯十分抢眼,目前已完成试运行,预计2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 北京市住建委:老楼力争2020年增设1000部以上电梯

    2018年,老楼加装电梯拟列为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开工400部以上,完成200部以上,力争2020年当年实现增设电梯1000部以上。

  • 一天累计爬181层楼 他们人拉肩扛把“陈年隐患”抬出去

    北控物业甜水园项目部几名工作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把老楼里占路、易燃的物品都清理出来,不必说这些老柜子、整包的瓷砖有多重,光是一天爬楼,工作人员就累计爬了一百八十一层,他们的辛苦老街坊们都看在眼里。

  • 每次巡检3万步6小时 "国门工匠"和他的688部电梯

    今年48岁的孙正国,是北京博维航空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机电保障部的高级维修技师,他和同事们被称为“国门电梯卫士”,维护着首都机场三座航站楼及周边区域的688部电梯。

  • 八达岭隧道"打冰人":-20℃环境下战冬运保春运

    冬日凌晨,在位于延庆的八达岭隧道中,一群“打冰人”开始了凿冰作业。每到冬天,北京铁路局北京工务段南口桥梁工区的工友们就驻守在八达岭隧道担任打冰工作。

  • 他们在黑夜里发光——“冰场美容师”的冰面三部曲

    他们是什刹海冰场下班最晚的员工,下班时间早则晚上八九点、晚则次日凌晨两三点,漆黑的冬夜只有前海、后海石栏边那几盏鹅黄的路灯与他们相伴,有人把他们称为“冰场美容师”。

  • 紫竹院公园设开水供应处让游客感受暖意

    严寒季节,紫竹院公园以人为本,为前来游园的游客免费提供开水,让游客在寒冷的天气里,感受到如春的暖意。本报特约摄影 李文明

  • 三九寒天 北京街头邂逅温暖

    一个微笑,一杯热茶,一个小坐垫,一句暖心话,一趟爱心班车……在这个寒冬,当我们裹紧大衣,行色匆匆地赶路时,总会在不经意间与温暖相遇。

  • 北京地铁"网红"引导员把宣传用语说成段子

    “先看脚下,再看手机”……经常在东四乘坐地铁6号线的乘客对这个声音一定不陌生。57岁的地铁文明引导员张立文,把日常服务用语编成“顺口溜”,被乘客称为“笑眼段子手”,认识他的朋友都亲切地叫他张大爷。

  • 北京842路公交司售人员车内挽救晕厥老人

    1月10日中午,842路车行驶到瓜乡桥站时,车内一名约60多岁乘客突发高血压晕厥,售票员立即通知驾驶员靠边停车并与立即联系车队,并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 单车师傅“爱心小站”过暖冬

    正值寒冬时节,共享单车运营和维护的师傅们每天要在寒风中工作8小时之久。如今,在大红门街道辖区工作的共享单车师傅有了温暖的休息之地,热水和暖手袋不仅温暖了他们的手,也温暖了他们的心。

  • 通惠河上架起“同心桥”

    一道漂亮的白色钢拱下,平坦的61米桥面连接两岸,桥头侧面有“同心桥”三个大字。 “再也不用胆战心惊地走铁路桥喽!”“现在去地铁站10分钟就够!”通惠河过桥路开通启用,过往市民的高兴之情都写在脸上。

  • 暖心:北京东城户外工作者有了"休息室"

    室外的天气干燥且寒冷,但东城区东四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却是“热气腾腾”,环卫工人、物业保安、文明乘车引导员纷纷到这里来歇脚,打热水、喝茶、喝咖啡……暖心驿站让这些在户外工作的人们感受到了一片温暖。

  • 带着孩子卖灯笼被城管制止后 一封短信让母子感到温暖

    1月1日中午,刘女士带着5岁的孩子在动物园门口卖灯笼,遇到城管执法人员,当这名执法人员得知刘女士和孩子卖灯笼的原委后,亲手写了一封信教育了母子二人。

  • 陶然亭公园工作人员给"大雪山"补雪要忙一宿

    小长假期间,来陶然亭滑雪、戏雪的市民比去年增长了三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为了游客的欢乐,工作人员补雪经常一忙就是一宿。

  • 北海冰场工作人员:印象最深的是游客张张笑脸

    元旦前3天,北海冰场终于开放了。就在游人们排着长队来享受冰上娱乐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时时刻刻守护着大家的安全,他们就是冰场的工作人员,是“泡”在冰场里时间最长的人,却又是冰面上享乐最少的人。

  • 铁路上水工冰冷脏水贴面常浸衣衫 助旅客温暖出行

    铁路上水工,一个普通的工种。脏、险、苦、累是上水工必须面对的工作环境。眼下这个季节,他们在轨道之间穿梭,冷得手脚都不听使唤,像一个“冰”人一样,但是却为旅客提供充足的水源。

  • 把座位让给老百姓 战士候车一幕感动千万网友

    这几天,网上的一张照片火了,一群身穿迷彩服的战士整齐地坐在火车站候车大厅的地上,他们将座位让给候车的乘客。这张照片感动了不少网友。

  • [寒冬里,温暖的城市]百幅照片定格身边“暖镜头”

    在西城区大栅栏百花园,一场“暖洋洋”的摄影展正在举行。说它“暖”,是因为现场展出的上百幅照片,绝大多数定格的都是居民生活中的温暖画面。

  • 密云法院助11名保安领到工资

    “我的腰不太好,案子调解了,我直接拿到了两万多元,也能少跑两趟,法院确实对我们尽心尽力了,我特别感谢他们。”

  • [暖新闻]北京延庆救助站寒天送失智老人返家

    14日,北京延庆区救助站接到走失的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失智老人张志军,经过多番联系,延庆区救助站工作人员15日帮老人找到了家并送其回去。

  • [暖新闻]北京朝阳140户老人免费享 “居家定制”

    今年,朝阳区共对区域内的140户60周岁及以上的朝阳户籍的城市特困、农村五保、低保、低收入并有安装需求的特殊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方便了老人的起居生活。

  • 妯娌修鞋匠:从地摊到便民小屋

    汪爱珍和高江民是妯娌俩,凭借在老家鞋厂做工的功底,两人在东花市街头支起小摊做起修鞋生意。27年来,妯娌俩见证了社区服务场所的升级,也凭借热情专业的服务受到街坊们的信赖。

  • 数千元现金遗忘公交 车队送还乘客看病钱

    16日下午,北京公交客五分公司927路5173310车组的3位师傅捡到乘客遗忘的挎包,内有数千元现金等重要财物,3人予以妥善保管并于当天送还取得联系的失主。

  • 关爱外来务工家庭学生 女教师七年诠释陪伴

    不大的舞台上,几名略显稚气的孩子演绎着动画片《冰雪奇缘》中的情节,英语老师徐杨在一旁全程指导,纠正着孩子们每一句英语台词的发音和表演的神情。

  • 13名在京外来务工者借助法律讨回欠薪28万

    “工资拿到手,特别开心.”北京东城法院南区的第二法庭内,13位外来务工者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他们或坐或站,登记、领钱、清点钞票……

  • 叩开老人心房的忘年交

    “毕业后,我留在北京从事照护老年人的工作,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事养老行业必须有颗仁爱之心,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

  • 2018年2月3日,北京民族文化宫。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演艺集团承办的“北京向您致敬”——慰问道德模范、榜样好人专场文艺演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精彩上演。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青年相声演员何云伟等联袂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人物送去欢乐。

    2018-02-06 11:21

  • 顺义区老龄工作以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为重点,在养老助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智慧养老平台等方面展开为老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2018-02-06 11:16

  • 2018年2月1日,北京丰台。当天上午,充满着欢乐祥和的丰台街道前泥洼社区党员新春联欢会在“喜洋洋”的打击乐合奏的乐曲中结束了,这是社区警民共建和谐社区的活动,管片民警不仅担任联欢会主持,还与居民一起表演节目,幽默风趣的演出受到与会党员们的欢迎。

    2018-02-06 11:19

  • 2018年1月25日,北京,当天西城区新街口社保所社会化退休人员服务队来到白塔寺旁的福寿轩敬老院慰问演出。活动开始前向到场的老人们赠送了礼物,服务队的队员为老人活动的场所贴上了窗花。

    2018-01-30 10:33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